-
意大利推出"透明水泥" 建筑物墙体可透光
[内容预览]
| 2011/1/7 9:24:27去年中国上海的意大利馆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座采用这种“透明水泥”的建筑物。 这种被称作i.light的材料里面有很多小孔,这些小孔可在不破坏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令阳光投射进来。 意大利水泥集团研制的这种透明水泥板,每块上面大约有50个孔,透明度接近20%。 以前在这方面进行的类似尝试是把光纤加入混泥土中,不过意大利水泥集团表示,这种方法没有使用特殊树脂效果好。 北京时间1月7日消息,意[阅读全文]
-
《科学》社论:模式生物研究关乎人类健康
[内容预览]
| 2011/1/6 19:21:22科学家们分析基因组信息如何通过转译、表达和相互作用而形成果蝇和线虫。 (图片提供:《科学》) 黑腹果蝇和秀丽隐杆线虫是理解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生物学的最好模式生物。十多年前,当研究人员公布这两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时,人们为之惊叹。如今,几百位科学家合作、描述和解读了这两种生物体的基因组,这相当于在揭示基因组中的暗物质。在2010年最后一期的《科学》杂志上,编辑们突出介[阅读全文]
-
美研制能自我修复的太阳能电池
[内容预览]
| 2011/1/6 19:09:24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5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式太阳能电池,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和DNA等材料,该电池能像植物体内天然的光合作用系统一样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并减少制造成本。 光电化学电池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使用能导电的电解液运送电子并制造出电流。传统光电化学电池一个最大弊端是其内吸收光线的染料难以更新,新技术通过不断用新染料替换被光子破坏[阅读全文]
-
新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在纸上
[内容预览]
| 2011/1/6 19:05:23本报讯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4日报道,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印刷技术,该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制到薄薄的、柔软的材料如普通卫生纸上。尽管用卫生纸做基底不像实际的太阳能设备那么高效,但它是低成本印制技术,广泛用于各种材料的多元化体现。 新技术称为氧化化学气相淀积(oxidativ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CVD),将原料单体和氧化剂气化后喷在基底材料上,[阅读全文]
-
12月23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0/12/29 10:24:42封面故事:《自然》杂志年度新闻人物 今年的“Nature年度新闻人物”是Jane Lubchenco。作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她深入参与了今年最大新闻事件之一——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的石油泄漏事件。 远古西伯利亚“人族”个体的基因组被测序 从解剖上来讲,现代人在距今20万年前之后的某个时间点上还在非洲,在此之后相当长时间才达到欧亚大陆[阅读全文]
-
草莓和可可树基因组图谱出炉
[内容预览]
| 2010/12/28 9:48:47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26日报道,在26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两组科学家表示,他们分别解开了野生草莓和克里奥洛可可树的基因密码,新发现有助于育种专家培育出品质更高的草莓和可可树品种。 英国生物工艺学和生物学研究委员会(BBSRC)和其他4个国家的70名研究人员绘制出了野生草莓完整的基因组图谱,研究发现,野生草莓共有约3.5万个基因,是人类基因数量的1.5倍,野生草莓的大部分[阅读全文]
-
美俄媒体预测未来:电池以空气为动力汽车飞上天
[内容预览]
| 2010/12/27 14:08:27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的一批科学家正在研制一款3D食物打印机,好像打印文件一样把食物打印出来。从此以后,亲自下厨又多了一个新含义。今天播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午间话题节目将讨论此事。 这种“3D食物打印机”的操作原理和我们现实使用的计算机打印机差不多,当然使用的不是墨盒,而是把食[阅读全文]
-
太阳能利用新法 能量将"可储存"和"可移动"
[内容预览]
| 2010/12/27 11:06:03对二氧化铈的应用是太阳能利用装置设计中一个重大突破 美国和瑞士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的太阳能利用装置。这种装置从植物处获得灵感,利用金属氧化物为媒介,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和“可移动”的能量。 有突破 英国广播公司12月23日报道,研究人员利用石英窗和特殊孔洞将太阳光线聚拢到一个圆筒里。筒壁布满二氧化铈。 金属铈的氧化物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结合氧原子能力呈现差异。研究人员借助这种特性,在使[阅读全文]
-
美管制发电及炼油厂温室气体排放
[内容预览]
| 2010/12/26 14:36:20新华社华盛顿12月23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环保署23日宣布,该机构将从2012年起管制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厂和炼油厂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这两个行业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约占美国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的40%。 美国环保署表示,将于2011年推出针对上述两个行业的具体排放标准,经公众讨论后于2012年最终确定排放标准。新标准将体现“灵活性”,以便相关企业和各州能找到达标途径。 美环保署署长莉萨·杰克[阅读全文]
-
人工降雨无法增加自然降雨量
[内容预览]
| 2010/12/20 10:29:21本报特拉维夫12月17日电(记者郑晓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地质与行星科学系的佩卡斯·阿尔波特教授研究发现,一个地区降雨量的增加,主要是由天气形态变化导致的,而不是通过催化云层而形成的人工降雨。 研究人员是对过去50年人工降雨的效果进行评估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们根据过去的统计数据,重点研究了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人工降雨与自然降雨量的关系。该地区曾有过连续6年降雨量增加的记录,有人认为这是实施人工[阅读全文]
-
伦敦用"土壤洗衣机"清理250万吨毒土
[内容预览]
| 2010/12/18 14:05:34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将在东伦敦的斯特拉特福举办。该地区曾是重工业区,遭受上百年的严重污染,为迎接奥运,伦敦政府进行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复杂工程——清洗250万吨土壤并现场回填。负责该项目的英国官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过去两百年里,英国都没有能解决东伦敦污染问题,奥运会给这280公顷废弃土地一次再生机会。 斯特拉特福曾是重工业基地,工业生产活动使该地区土壤被钍、镭等放射物质和砷、铅、萘等有[阅读全文]
-
酵母细胞“生物电路”研制成功
[内容预览]
| 2010/12/16 10:21:05本报讯(记者刘霞)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瑞典和西班牙科学家使用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了能够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未来,科学家有望使用人体细胞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研究发表在12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作为欧盟“分子计算机”项目的一部分,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科学家在哥德堡大学施特芬·霍曼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了该项研究。[阅读全文]
-
美发现有氧条件下生产氢气的细菌 望成廉价来源
[内容预览]
| 2010/12/15 15:25:45新华网伦敦12月14日电(记者黄堃)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细菌可以在有氧气存在的自然条件下生产氢气,有望成为较廉价的氢气来源。 报告说,这种名为“蓝藻菌51142”的细菌在白天和夜晚的生理活动不同。在白天有光线的时候,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生成[阅读全文]
-
微电池有颗纳米芯 充电时间更短性能更出色
[内容预览]
| 2010/12/15 12:24:52赖斯大学发明的这种纳米结构的锂电池与现在通用的锂电池相比,充电更迅速、电力也更充足。右侧的透射电镜图显示,纳米线被一种PMMA的多聚体包裹着。(图片来源:赖斯大学Ajayan实验室) 美国赖斯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微电池制造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研发出一种结实的立体微电池,这种电池比普通的锂电池充电时间更短,其他性能也更为出色。这项成果可能为遥感、显示屏、智能卡、柔性电子器件以及生物医学设备等领[阅读全文]
-
量子点显示屏或将成主流 提高亮度鲜艳度减能耗
[内容预览]
| 2010/12/15 12:23:50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4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韩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将携手研发基于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的有源矩阵显示屏。与目前的显示屏相比,新显示屏在大大提高了亮度和画面鲜艳度的同时,还减少了能耗。 这种技术中用到的量子点(Quantum Dots)是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极其微小的半导体纳米晶体,晶体中的颗粒直径不足10纳米。量子点由锌、镉、硒和硫原子组合而成。量子点有一个与众[阅读全文]
-
12月10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0/12/15 10:08:02想象不去拿那块最后的饼干 糖果在脑海中的一闪念常常足以激发人们对甜食的强烈渴求。但是,新的研究提示,如果人们在想象中做出吞食整个糖块的样子(即想象每一次的重复性的咬啮、咀嚼和吞咽动作),此后,如果他们有机会真的吃一块糖的话,他们可能会少吃一些。 这种对重复性刺激的反应的降低现象叫做习惯化。Carey Morewedge及其同事用巧克力和奶酪证明,想象就足以令一个人对那些食物变得[阅读全文]
-
英开发出回收利用塑料的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10/12/15 9:55:05新华社伦敦12月13日电(记者黄堃)英国沃里克大学13日发布公报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分解绝大多数种类的塑料,以供循环利用,而且经济效益比较高。 据介绍,由于技术和经济成本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只有约12%的塑料垃圾被真正循环利用,其他的不是被填埋就是被焚烧。而新技术通过在缺氧状态下对塑料垃圾进行高温分解,可对家庭塑料垃圾进行循环利用。 研究人员已建成一个小型回收装置,将放入的各种塑料垃[阅读全文]
-
美研究人员要利用汽车尾气发电
[内容预览]
| 2010/12/14 7:29:09随着全球汽车产量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各国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治理汽车尾气的方法。而美国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发电机,它可以使汽车“吃掉”自己排放的尾气。 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正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一种利用温差产生电流的热能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可将汽车尾气中的热量转化成电能,从而达到“吃掉”汽车尾气的目的,并节省燃料。 从今年1月份开始,这个研发团[阅读全文]
-
伦敦将开设英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 不会造成污染
[内容预览]
| 2010/12/13 10:57:18据新华社伦敦12月10日电 (记者黄堃)伦敦交通局10日对外展示了两台崭新的氢能源公交车,它们即将在伦敦市中心上路载客,英国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也将由此开通。 这种氢燃料公交车在外形上与伦敦的其他公交车没什么两样,但没有普通汽车上常见的尾气管。由于使用氢燃料,其排放物是水蒸气,不会造成污染。记者当天在新启用的氢燃料加注站看到,氢能源公交车驶过后没有留下烟雾,由于天气较冷,其排放的水蒸气凝结成一小[阅读全文]
-
日研制出大型龙卷风模拟器
[内容预览]
| 2010/12/7 9:35:29本报讯(记者刘霞)据《印度时报》12月6日(北京时间)报道,为深入了解极端天气如何毁坏建筑,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技术政策综合研究所(NILIM)、日本建筑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携手开发了一种龙卷风模拟器,试图让建筑物结构在受灾时不致被毁。 一提到极端天气,日本人就担心去年夏天创历史纪录的极端气候“卷土重来”。那次热浪袭击夺去了170人的生命。然而,日本遭受强大龙卷风袭击的次数似[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