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科学家发明人造光合作用系统 能够自我修复

    [内容预览]

    | 2011/2/12 17:48:14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10日报道 研究人员正在利用碳纳米管和DNA开发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它能像植物体内天然的光合作用系统那样自我修复,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助理教授崔宗铉(音)说:“我们利用光学纳米材料制造了人造光合作用系统,它能利用太阳能,将之转化为电能。”  崔说,该设计利用了被称为“单壁碳纳米管”的不同寻常的电子学特性,把它们用作“光能电池中的分子电线”。  他说

    [阅读全文]

  • “豆荚”复合材料可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

    [内容预览]

    | 2011/2/12 7:14:55
    本报讯(记者王小龙)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但多种原因导致其存在使用寿命短这一缺点,其中电极退化问题最让科学家们苦恼。这是因为在不断的放电和充电过程中,电池中的锂离子会反复与金属电极发生化学反应,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导致电极的逐步退化,最终对电池性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新加坡A-STAR研究院化学工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日前研

    [阅读全文]

  • 华裔设计师构思建造“诺亚浮城” 可抗飓风

    [内容预览]

    | 2011/2/11 16:03:12
    据美国媒体8日报道,美国新奥尔良市自从5年前惨遭“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重建工程迄今仍在进行中。以华裔设计师许积逊(音译)为首的建筑设计师构思在密西西比河岸建造一座超级浮城,可容纳4万人居住。  中空金字塔可抵御飓风  这座名为“新奥尔良生态建筑栖息地”的建筑又名“诺亚大厦”,设计高度达366米,远看像一座中空的现代金字塔,可以抵御飓风。  整个“诺亚大厦”采用开放式三角型建筑设计,该结构可让任何

    [阅读全文]

  • 新加坡研究:铝粒子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率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44:51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0日报道,新加坡A*STAR研究院高性能计算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尤里·阿基莫夫和魏诚美(音译)发现,通过沉积铝粒子的方法可以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这种金属纳米粒子能防止光线的逃逸和反射,使更多的直射光直接进入太阳能电池。阿基莫夫说,该技术可以使我们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并增强太阳能电池的竞争力。   常规太阳能电池由于厚度较大,光线大多被吸收,沉淀的纳

    [阅读全文]

  • 风力发电机对气候起重要作用 或可促农作物生长

    [内容预览]

    | 2011/2/11 15:32:00
    在许多人可能批评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因为模样难看而有损市容时,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风能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助一臂之力。这个研究团队的初步研究发现,由于风力发电机对农田周围气候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们对一些农作物的成长很有帮助。  在谈到他们的发现时,艾姆斯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农业气象专家吉恩·塔克莱说:“我们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我们相信风力发电机的确会对庄稼

    [阅读全文]

  • 2月3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1/2/9 12:45:09
    封面故事:太阳系外的“太阳系” NASA的Kepler航天器是一个设计用来检测和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空间天文台,是当这些行星在穿越其主星的盘时对其进行检测和研究的。最近该航天器有一个重大发现:它发现了一个由六个行星组成的体系,该体系绕一个名叫Kepler-11的、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运转。其中五个行星的轨道周期在10天和47天之间,这些周期对于大小和质量都已测量出来的行星来说是最小的。第六个,

    [阅读全文]

  • 首份《世界海洋研究》现已推出英语版本

    [内容预览]

    | 2011/2/1 22:51:43
    德国汉堡2011年1月31日电 /美通社亚洲/ -- 继在德语国家引起巨大反响之后,《World Ocean Review》(世界海洋研究,简称 WOR)现已推出英语版本。  《世界海洋研究》公开宣称的目的在于利用科学界的力量来了解世界各大洋的情况,从而使国际公众对海洋问题有所了解。  我们的海洋正发生着变化:气候变化正在推动温度和海平面上升,并且正在迅速地使海水酸化。我们对海洋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将

    [阅读全文]

  • 俄自来水公司用蜗牛监测空气污染

    [内容预览]

    | 2011/1/27 11:22:18
    路透社消息,一家名为Vodokanal的俄罗斯自来水公司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监测空气污染情况。他们在位于圣彼得堡郊区的燃烧污水残渣的焚化炉中放入了6只非洲大蜗牛,让其担当活的传感器,用以监测污染情况。  非洲大蜗牛,长约20厘米,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该公司表示,之所以选择非洲大蜗牛是因为“他们和人类一样,用肺呼吸”。  Vodokanal公司发言人奥萨娜·波波娃(Oksana 

    [阅读全文]

  • “绿色”沥青将推迟全球气候变暖

    [内容预览]

    | 2011/1/24 21:57:52
    Emerald Cities(TM) 铺设道路  菲尼克斯2011年1月24日电 /美通社亚洲/ -- Emerald Cities(TM) International Ltd. 旗下公司 Emerald Cities(TM) USA Ltd. 刚刚铺设了全球第一个太阳热反射“绿色”沥青停车场的地面,体现了“清凉铺筑材料”在应对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重要性。(图片:http://www.emerald

    [阅读全文]

  • 充满新意的机器人吸尘球 能自动清扫房间

    [内容预览]

    | 2011/1/21 15:46:04
    ■吸尘球和充电座  ■内部结构  ■在候机厅里  ■形状各异的吸尘球      扫地机器人Roomba已经为很多人所熟悉,它很可爱,能自动清扫房间。不过缺点也不少,比如作为家用机器人,它的强度有限;设计目标中不包括翻越障碍,如地上的线缆、门槛等。还有,如果它朝你脚边过来,你想让它回避,它的

    [阅读全文]

  • 美让拟肽自我组装成纳米绳子 接近天然生物材料

    [内容预览]

    | 2011/1/20 10:32:36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8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表示,他们“诱导”聚合物自我编织成了束状的纳米绳子,该纳米绳基本达到了生物材料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功能,且非常坚固,足以应付受热和干燥等恶劣环境,这是科学家在研制具备天然材料复杂性和功能的自组装纳米材料道路上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阅读全文]

  • 日美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内容预览]

    | 2011/1/19 10:12:05
        新华网东京1月18日电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17日宣布,该所研究人员和美国同行研制出一种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这种燃料电池添加了特殊的催化剂层,可大大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     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新闻公报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能源转换效率在燃料电池中是最高的,但这种电池工作温度高,体积较大,只适合用于

    [阅读全文]

  • 芬兰研发独特电池系统 以天然气为燃料并网发电

    [内容预览]

    | 2011/1/10 13:06:31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公报说,该中心研发出独特的燃料电池系统,能够以天然气为燃料并网发电。其独特性在于利用10千瓦级的单个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来生产电能。  单个燃料电池功率有限,为增强其实用性,研究人员将若干燃料电池以串联、并联等方式组装成燃料电池堆,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是一种形似“多层夹心饼干”的组装结构。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专家介绍说,他们在两个月前首次将10千瓦级

    [阅读全文]

  • 1月7日《科学》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1/1/10 9:47:23
    墨西哥湾细菌快速地消化掉了泄漏的甲烷 研究人员报告说,细菌正在迅速地处理因为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爆炸所释放出来的甲烷,它们在这些气体释放出来的4个月后已经消化了这种气体中的大部分。 这一猛烈而且悲剧性爆炸的一个正面的结果是,在某些方面,它类似于某些罕见但可能是危险的自然发生的事件,这些都令科学家们感到十分着迷。 例如,大量的甲烷不时会沿着海底通过碳氢化合物渗漏、热液喷

    [阅读全文]

  • 美科学家发明活体肺组织实时成像技术

    [内容预览]

    | 2011/1/7 14:57:46
    2010年12月12日《自然—方法学》杂志在线发表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马修•克鲁梅尔(Matthew F Krummel)等人的研究论文,介绍了一种活体肺组织实时成像技术——高速双光子成像(video-rate,two-photon imaging)。 实时观测肿瘤组织中发生的活动,有助于科学家找到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传统的成像方法需要停止组织的细胞活动;而克鲁梅尔等发明的

    [阅读全文]

  • 日本一科研团队拟借助克隆技术复活猛犸象

    [内容预览]

    | 2011/1/7 14:56:29
     日本一个科研团队日前宣布,今年将启动猛犸象复活计划,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克隆技术,用冷冻细胞培育出约1万年前已灭绝的猛犸象。 据《读卖新闻》网站报道,近畿大学教授入谷明等组成的科研团队计划把猛犸象的体细胞核植入去除细胞核的大象卵子内,培育出拥有猛犸象基因的克隆胚胎,之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作为代理母亲的非洲象的子宫内,最终生出猛犸象宝宝。 据报道,国际上相关研究从1997

    [阅读全文]

  • 用手机"闻"出空气污染 就像人类另一只鼻子

    [内容预览]

    | 2011/1/7 14:48:37
    想知道空气质量的状况,不用听天气预报,也不需望天目测,只要看一下手机屏。美国加州大学研发出空气污染监测晶片,未来将装设在一般手机上,只要民众经过空气污染的地区,手机马上出现警示,甚至可以显示当地污染指数,研究员塞勒说:“不久的将来,手机将成为人类的另一只鼻子。” 图/覃斯波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员塞勒参与了手机“空气污染监测晶片”的研发工作,他感叹说:“利用这项科技,手机也可以

    [阅读全文]

  • 日本将开发深海机器人 对周边海域资源进行勘探

    [内容预览]

    | 2011/1/7 13:06:08
    日本政府设定的深海机器人勘探地点  日本深海挖掘系统假想图  日本政府计划2011年4月起在最东端的南鸟岛近海展开海底资源勘探,以了解是否藏有富含稀土资源的巨大矿床,并为“抢先”开发“非专属经济海域”资源作准备。日本媒体1月7日又有消息称,日本政府将开发深海采矿系统,运用深海机器人,对日本周边海域海底资源进行勘探。  日本《读卖新闻》1月7日报道称,为勘探“沉睡”在日本“周边海

    [阅读全文]

  • 一种新的光敏染料 可以大大改进太阳能电池效率

    [内容预览]

    | 2011/1/7 11:01:00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布法罗分校教授迈克尔·戴缇和罗彻斯特大学教授理查德·杰西艾森柏格领导的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新的光敏染料,能大大增强太阳能电池和氢燃料电池的效率。研究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        新染料产生电力的方式是,当太阳光照射到染料时,太阳光蕴

    [阅读全文]

  • 1月6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11/1/7 9:52:39
    封面故事:2011年“国际化学年”特辑 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所以Nature杂志新年第一期便是以化学为主,该学科从很多方面来讲都是中心学科,是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资源。在本期的评论文章中,George Whitesides和John Deutch认为,研究型化学目前正处在十字路口。他们说,维

    [阅读全文]

17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