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上漂浮房应付未来全球变暖
[内容预览]
| 2008/12/30 10:44:27水上漂浮房 水上漂浮房 水上漂浮房 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应付未来全球变暖,在美国纽约一种关于“水上容器”(Waterpod)的新设想被艺术家和科学家们提了出来。 当今世界,大部分科学家已经达成共识:全球正在变暖,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着大量物种的消逝、人口爆炸[阅读全文]
-
科学家模拟光合作用实现太阳能转换
[内容预览]
| 2008/12/30 9:38:49众所周之,太阳光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并且太阳能是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污染的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在晚间或阴雨天气下没有直接的太阳照射,需要借助太阳能板将晴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这种储存技术目前来说成本过高,效率过低,严重阻碍了太阳能大规模取代化石类燃料的进程,因此,提高现有太阳能储存技术是太阳能发展的关键。 一场生动的展示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礼堂内,坐满了科学家和美国政府部门负责能源问题的官员。讲台[阅读全文]
-
2009年世界科技值得期待
[内容预览]
| 2008/12/26 13:11:38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令人忧心忡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却令人充满憧憬。在科技领域,2008,硕果累累;2009,更可期待。 宇宙起源研究硕果频出 经过十几年的建造,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2008年9月正式启动,其质子对撞能量是此前位于美国的世界最大对撞机能量的7倍。同年7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建设任务;12月,日本大强度质子加速器核心设备正式启用。至此,世界顶级高能加速器已纷纷[阅读全文]
-
《科学》网站评出2008十大最受欢迎科学新闻
[内容预览]
| 2008/12/25 17:59:14美国《科学》杂志网站“科学此刻”(ScienceNOW)评出了其2008年最受读者欢迎的新闻故事。科学不仅仅是严谨,它也可以如此有趣!让我们倒数开始—— 10.为超级青蛙让路 研究人员发现的这种超级青蛙,简直就像是《X战警》里的金刚狼。当受到威胁时这个小家伙能从手掌中伸出利爪,它甚至还拥有快速自我疗伤的本领,这些本领都和金刚狼一模一样。 9.古人故意选择[阅读全文]
-
赴极地 揭地球疑谜
[内容预览]
| 2008/12/25 14:52:36“12月7日,南极德弗罗尔岛上风和日丽,茫茫的雪原上,几个极地地球观测网的科学家在那里安装目前世界上最精密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是地质学家凯利·卡罗尔录制的一段3分钟音频中描述的情景。这段被放在“极地科学家博客网”上的录音说,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是为了随时观察厚厚冰原下岩层垂直运动的情况,进而了解西南极冰原的运动以及与其下岩石的交互作用。 科学家在德弗罗尔岛上工作的画面,可谓目前南极和北极科考[阅读全文]
-
科考队横越东南极洲:最古老冰的家园
[内容预览]
| 2008/12/25 11:57:02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报道,东南极洲是地球最古老冰的家园,具有过去和未来气候变化一些最重要的信息,但也是考察最少的南极洲区域。挪威和美国“科学横越南极洲行动”二次穿越东南极洲,一次是在2007-2008,另一次在2008-2009从不同路线返回。 此行动将重新回访20世纪60年代首次考察过的地方,以寻找气[阅读全文]
-
《自然》评出2008年度最佳论文
[内容预览]
| 2008/12/24 14:59:57英国《自然》杂志近日评出了其2008年度发表的最佳论文,共22篇,覆盖了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医学、海洋学等多个领域。 1. 哪里去找磁单极子 所有磁体均具有南极和北极。上世纪30年代,Dirac曾利用磁单极子来解释电荷量子化,而现在磁单极子理论上出现在了粒子物理学中。物理学家曾徒然地在宇宙射线和粒子加速器中搜寻磁单极子。这项理论研究提示了一个更好的搜寻地点——磁性“[阅读全文]
-
美国广播公司评08十大科学突破
[内容预览]
| 2008/12/24 14:55:13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评选出了200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能源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有关研究位居榜首,中国宇航员太空行走、大型强子对撞机启动、日本科学家复活死老鼠等事件均上榜。 1. 能源与气候变化 绿色能源将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2008年的地球仍没有发生任何喜人变化。空气污染、过分依赖外国石油资源以及拥堵的高速路都无法让美国人相信,现在已到了严[阅读全文]
-
欧洲科研人员发明用木质素生产生物塑料方法
[内容预览]
| 2008/12/24 13:15:37新华网墨西哥城12月23日电据墨西哥《千年报》日前报道,欧洲的科研人员声称发明了用木质素生产生物塑料的方法,这不仅将有助于降低塑料生产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还将促进可循环产品的生产。 报道说,木质素是从木材中提取的天然聚合物,可以用来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从木质素中获得一种名叫Arbofor[阅读全文]
-
美用大肠杆菌合成高能效生物燃料乙醇
[内容预览]
| 2008/12/24 9:51:34新华社洛杉矶12月21日电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日前利用基因改造技术,首次促使大肠杆菌合成出一种高能效的生物燃料成分,即拥有8个碳原子的长链乙醇。 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普通生物燃料的重要成分乙醇仅含有两个碳原子,最常见的天然长链乙醇所含碳原子不到5个,而他们对普通大肠杆菌进行基因改造后,可促使其合成包含8个碳原子的长链乙醇。 报告说,用这种长链乙醇生产[阅读全文]
-
“生物最早共同祖先”有新解
[内容预览]
| 2008/12/24 9:15:50本报多伦多12月22日电 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加拿大进化遗传学专家和法国同行一起,对“地球生物的最早共同祖先”(LUCA)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见解。他们研究发现,38亿年前的生物体对高温特别敏感,并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喜好温暖或嗜热的生物体。只是LUCA在早期地球的较高温度环境中,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温度较低的生存环境。该项发现对于弥合科学界对LUCA的矛盾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全文]
-
日本科学实验研究人员竹中取材 开发"生物燃料"
[内容预览]
| 2008/12/23 16:08:59日本静冈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开发出一种利用竹子高效制造生物乙醇的新技术,与其他可制造生物燃料的作物相比,竹子不和粮食作物争地;与树木相比,竹子的生长速度更快。 据日本《每日新闻》网站23日报道,要想从竹子中提取乙醇,必须使竹子纤维的主要成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并使其发酵,但是纤维素很难分解,其转化成葡萄糖的[阅读全文]
-
世界第一艘太阳能货轮下水 可载6400辆汽车
[内容预览]
| 2008/12/23 16:07:08据国外媒体21日报道,世界第一艘由太阳能部分驱动的大型货轮日前在日本港口下水。这艘货轮将主要用于运载出口汽车,可以削减燃料成本,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这艘太阳能货轮名为“御夫座领袖”号,由日本邮船株式会社和日本石油公司联合开发,当天从日本西部城市神户的船坞下水。据两家公司的官员介绍,这艘巨型货轮[阅读全文]
-
美国环保署研发部面临重大改组
[内容预览]
| 2008/12/22 22:06:47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就在一个月后奥巴马即将接任美国总统之际,美国环保署(EPA)研究和发展部(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ORD)可能面临重大改组。 根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ORD雇员透露的情况,12月18日进行的全部门人员会议重申了一项最近几月引发很大争议的计划,包括放弃很多由单独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领导的[阅读全文]
-
科学家首次见证夏威夷地下岩浆意外喷发
[内容预览]
| 2008/12/19 16:08:30地下的岩浆第一次突然意外喷发地下的岩浆第一次突然意外喷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布鲁斯·马什教授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支科学家小组在夏威夷大岛钻探时,地下的岩浆第一次突然意外喷发,他们从而幸运地发现了科学黄金。 岩浆就是熔化的岩石,是地球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成分,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发现岩浆的自然生存地。这次意外发现的岩浆位于地表下很深的地方,从而让科学家以空前的机会来研究这种[阅读全文]
-
研究证实气候变暖导致植物加大碳排放
[内容预览]
| 2008/12/19 9:27:19一项由英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开展的最新研究表明,气温升高很可能意味着植物将释放出更多二氧化碳。 所有的植物在呼吸时都会呼出二氧化碳,这个过程每年释放的二氧化碳估计可达到600亿吨。到目前为止,气候模型预测都显示高气温将导致植物的碳排放量急剧增加。 研究人员曾认为真实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因为植物会通过减缓呼吸频率的增速来适应新的环境。但研究证实这种猜测并不正确。 科学家们将19种植物置于不同的[阅读全文]
-
最新研究表明:火山爆发可能是恐龙灭绝主因
[内容预览]
| 2008/12/17 14:00:04科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恐龙灭绝主要是因为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但美国研究人员12月15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长期持续的火山爆发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学家凯勒在研究报告中说,经过多年对“K-T界线”岩层的研究发现,白垩纪—第三纪时期发生的印度德干地盾系列火山爆发是造成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科学家所称的“K-T界线”是指介于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界线,大约[阅读全文]
-
2009年清洁技术九大预测
[内容预览]
| 2008/12/17 11:45:45美国清洁技术集团日前在国内发布了清洁技术领域2009年的九大预测。 1.能效基础设施引发投资热潮清洁技术集团预测,在2009年全球将把投资重点放在投资回报率达到四倍的能效领域。该行业帮助促进就业、推进行业竞争、降低碳排放与能源进口需求。虽然进入市场的时间相对较短,我们认为能效领域能够大幅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和推进清洁基础设施重组,将成为2009乃至今后投资的重点。2.全球气候对话停滞不前&n[阅读全文]
-
水源污染影响鱼类发育,人类能幸免?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42:27加利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旧金山河口水质污染,条纹石鱼从其食物中摄入了农药、工业化学物质以及阻燃剂等有毒物质,这些毒素直接累积到了雌鱼的鱼卵中,并传递到了幼鱼身体内。 借助于新型的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发现,在河口处,条纹鱼的后代出现大脑发育不完全、体能供给不充分和肝脏功能紊乱等症状。与干净水质的鱼成长起来的同类相比,它们生长缓慢,体格也小得多。 主持这项研究的教授大卫·奥斯塔奇[阅读全文]
-
研究发现:棕色地块不再荒凉 堆肥能净化土壤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34:44近日,欧盟的环境和自然项目资助基金(The Financial Instrument for the Environment)的一个研究项目发现,肥沃的堆肥可用于清理受污染的棕色地块(brownfield sites),而且会比传统的治理方法更快、更划算。 棕色地块是指工厂搬迁后留下的被污染的土地,通常处于被废弃状态,需要改建项目和污染治理才能恢复其开发和发挥作利用。而欧洲的LIFE基金项目目的[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