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启动洞庭湖国际濒危物种联合科学调查
[内容预览]
| 2009/1/9 9:52:02来自中国各地的30多位科学家近日汇集在洞庭湖畔,在20天的行程中,他们将分为三个调查小组,对洞庭湖区域内的江豚、麋鹿和水鸟进行科学考察。 这次考察活动将分别就洞庭湖区域江豚数量、分布规律、栖息习惯,麋鹿自然野化种群在洞庭湖生存范围及数量,洞庭湖冬候鸟种群情况及数量进行科学调查。调查的结果将为洞庭湖江豚、麋鹿、水鸟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洞庭湖不仅是国际濒危物种白鹤、黑鹳、小白额雁、东方白鹳的主要[阅读全文]
-
专家预言长江江豚濒临灭绝 可能成第二个白鳍豚
[内容预览]
| 2009/1/8 10:21:42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生活着两种豚类的河流只有亚马逊河与长江。不过,这份殊荣已经不适合今天的长江。白鳍豚存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而长江江豚,这种头部钝圆、性情活泼,总是嘴角含笑的生灵,据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0年内有灭绝的危险。 人类破坏性的活动是罪魁祸首,它们会让这两种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之久[阅读全文]
-
汶川地震灾区大熊猫宝宝接受体检
[内容预览]
| 2009/1/5 23:52:34新华网昆明1月5日电(记者 李倩)5日,从四川地震灾区到云南野生动物园寄养的三只大熊猫宝宝接受了一次体检,体检项目包括采血及常规身体检查。这三只大熊猫宝宝年仅两岁,均为雌性,特别是在地震后,它们更加担负着大熊猫种群繁衍的重任。 据云南野生动物园负责人介绍,三只大熊猫宝宝思嘉、美茜和芊芊到云南时还没有两岁,由于个子、年纪尚小,之前都没有训练过抽血。为了及时、全面地掌握它们的健康状况,一个多月前,饲[阅读全文]
-
铁杉森林面临生态威胁
[内容预览]
| 2008/12/29 11:37:38铁杉森林正面临极大的威胁。在美国东部地区,一种类似于蚜虫的害虫正在树林中肆虐,而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鹿群正狼吞虎咽般消耗着另一种原生植物。如今,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加速野草的入侵,这两种威胁正携起手来给本地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的麻烦。 1951年,研究人员最早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附近的植物园中发现了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一种来自亚洲的1.5毫米长的昆虫。这种小虫以树木嫩枝中的淀[阅读全文]
-
新疆为普氏野马“搬家”避祸
[内容预览]
| 2008/12/26 14:11:55为避免普氏野马死于车祸的惨剧再次出现,新疆林业部门近日决定为这些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另觅新家。 50多匹普氏野马的野放“新址”目前已被确定在准噶尔盆地远离公路的地方,以确保这些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安全。新疆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阿勒泰管理站称,新野放点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一旦这些刚刚遭遇了严重旱情、饥寒交迫的野马膘情好转、体力恢复,就可以为其“搬家”。 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准噶尔[阅读全文]
-
英国将为气候灾难中的蝴蝶打造“伊甸园”
[内容预览]
| 2008/12/25 14:48:51全球变暖 蝴蝶减少 “蝴蝶世界”将成避难所 全球变暖使得英国四分之三的蝴蝶物种数量迅速衰退,若不采取有效行动,未来的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蝴蝶是什么样子。为此,英国正计划筹建世界上最大的“蝴蝶避难所”——“蝴蝶世界”,包括一个透明穹顶的生态馆,12个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花园。 “蝴蝶危机”日益严重 在过去20年中,英国常见的54个蝴蝶物种中,超过四分之三的数量已经大幅衰退,几种蝴蝶甚至处于灭绝[阅读全文]
-
我国人工圈养熊猫种群数量达268只
[内容预览]
| 2008/12/25 9:38:12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讯 记者严冰报道: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办公室主任曹清尧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2008年全国圈养大熊猫繁育克服汶川地震影响,取得喜人成绩。人工圈养大熊猫共繁育23胎35只,成活31只。其中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繁殖10胎15只,成活13只;成都大熊猫研究基地繁殖11胎17只,成活16只;陕西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繁殖2胎3只,成活2只。至此,全国人工圈养[阅读全文]
-
美国科学家给北极熊“体检”
[内容预览]
| 2008/12/24 13:12:27阿拉斯加州哈得孙湾,美国科学家正在记录一只北极熊的身高、体重资料。科学家事先给它注射了镇静剂,在它安静时,才能完成此事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给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重要影响。憨态可掬的北极熊也不例外,它们也遭到全球变暖的危害。2008年的5月14日,美国内政部将北极熊列入濒危物种。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国际北极熊保护协会(PBI)组织也行动起来,为保护北极熊而不懈努力。国际北极熊保护协会开启[阅读全文]
-
谷歌地球助"失落森林"现身 找到数百珍稀动植物
[内容预览]
| 2008/12/24 10:40:56古人若想发现“失落的大陆”,可能需要穷尽一生时间研究地图、打探线索。 但在当今数字时代,这一任务变得简单不少。科学家在“谷歌地球”帮助下,在非洲南部莫桑比克发现“新大陆”,并找到多个新奇物种。 发现 英国基尤植物园[阅读全文]
-
野生大熊猫进村 专家称“亲切接触”有两种可能
[内容预览]
| 2008/12/21 9:46:34前日,野生大熊猫又一次现身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宝兴县。前日早晨,宝兴县穆坪填苟山村三组村民宋兴文在房后的一株桤树上,发现一个黑白分明的庞然大物。“这不是熊猫吗?熊猫来了!”这一消息很快传开,引来50多人围观。为了保护好大熊猫,宋兴文向县林业局作了报告。此地距离县城仅有5公里,县林业局相关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很快赶到现场。经过观察,这只大熊猫毛色光亮、体格健壮,体重约180斤,属于刚成年的健康[阅读全文]
-
专家呼吁尽快建立中国岷山大熊猫自然保护联盟
[内容预览]
| 2008/12/20 11:41:42中新社兰州十二月二十日电 (刘启舒 司小平 刘二银)甘肃、四川两省二十个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和科技人员,近日聚集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庆祝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三十周年。借此之机,有关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中国岷山大熊猫自然保护联盟,让大熊猫得到更好的保护。 绵延于甘肃、四川两省边境的岷山,属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区范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中国野生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大[阅读全文]
-
药用植物市场 原料过度采集致资源尴尬
[内容预览]
| 2008/12/17 11:12:08神农授耕作得五谷为食,尝百草而宣药疗疾。作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中医药,数千年贻福众人相沿不衰。然而,随着中医药热的升温,天然药用资源需求不断加大,人为地过度采集中药资源,使我国本来十分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面临拮据的尴尬状况,许多珍稀药材物种濒临灭绝。为此,有专家大声疾呼:加强传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时不我待。 &[阅读全文]
-
岷山自然保护区群 筹建联盟保护大熊猫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40:58据新华社兰州12月16日电 (记者朱国亮)我国岷山自然保护区群正筹备建立中国岷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联盟(简称岷山保护联盟),以加强对岷山山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这是记者从16日召开的岷山保护联盟筹备会上获悉的。 岷山山系栖息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44.4%,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近57万公顷,占全国的41.7%,还有潜在栖息地面积近30万公顷。到2008年底,我国各级政府在这一地区已建立了近30[阅读全文]
-
陕西将为大熊猫“小明”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内容预览]
| 2008/12/17 8:29:25新华网西安12月16日电 经过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一年多的治疗,从野外抢救回来的双目患严重眼疾的大熊猫“小明”身体已恢复良好,专家欲在近日对其眼病进行手术治疗。这只大熊猫是2007年3月20日在野外发现的,当时体重仅有58公斤,体内有严重的寄生虫,还伴有严重肾炎,左眼角膜混浊,右眼白内障,双目几近失明。专家们便给它取名“小明”,期望它以后能重见光明。经过专家们一年多的精心治疗,现在“[阅读全文]
-
川近半大熊猫栖息地 6成野生大熊猫获有效保护
[内容预览]
| 2008/12/15 9:43:23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熊北蓉今天对海峡两岸媒体记者说,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立卧龙、王朗等第一批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以来,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发展快速。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十个,总面积二百二十一万公顷,全省近一半的大熊猫栖息地和近六成的野生大熊猫个体在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 熊北蓉称,[阅读全文]
-
西藏:黑颈鹤得到有效保护
[内容预览]
| 2008/12/12 9:03:5812月11日,一群黑颈鹤在拉萨河谷林周县境内嬉戏。 近年来,随着西藏自治区加大对雅鲁藏布江中游湿地的保护力度,建立黑颈鹤自然保护区,使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得到了有效保护,其数量年均以3.9%的速度递增。2008年来到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河谷一带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7000多只,占全世界黑颈鹤总数的八成左右。[阅读全文]
-
“大熊猫之父”张和民冀三年重建卧龙大熊猫家园
[内容预览]
| 2008/12/11 11:36:11被誉为“大熊猫之父”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和民今日表示,灾后大熊猫的心理伤害严重,短期内难以消除。但他表示有信心用三年时间为大熊猫重建卧龙家园。 据了解,随着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卧龙重建完成,卧龙将拥有两个基地及一个疾控中心,预计重建工程为期三年。 张和民向中新社记者表示,在重建方面,资金、规划以及时间的紧迫都是挑战。严冬将至,熊猫的过冬问题值得关注,相信[阅读全文]
-
联合国大会新确认21种濒危动物
[内容预览]
| 2008/12/8 23:21:39日前结束的一个联合国大会将包括印度豹、三种海豚和埃及秃鹰在内的21种动物列入濒临灭绝的动物名单中,另外还有6种鸟类以及海牛被列入受保护动物清单内,即“名单I”。 联合国大会还宣布明年是“大猩猩年”,以向这一濒危物种提供保护。 列举濒危物种的“名单II”上新增了两种生活在地中海的灰鲭鲨,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这两种鲨鱼的数量下降了96%。 大会还通过了一个旨在减少海洋中噪[阅读全文]
-
十多万迁徙野鸭在黄河口中途停留
[内容预览]
| 2008/12/7 10:21:09新华网济南12月7日电(记者刘宝森)近一段时间以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内,数以万计的野鸭时而展翅高飞,时而水中嬉闹,给冬日里的黄河三角洲增添了勃勃生机。 据介绍,野鸭适合栖息于水生植物繁盛的淡水河流、池沼湖泊、水库等水域附近的芦苇丛中,它们在迁徙过程中常集结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越冬时[阅读全文]
-
人人行动保护物种
[内容预览]
| 2008/12/7 10:16:36本报讯 阿尔斯通基金会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12月2日在北京宣布,共同启动“滇西北•梅里雪山—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该项目将涉及梅里雪山地区的3个乡镇,老君山地区4个乡镇的10个村,共计2万多民众,旨在为这两个地区设计并实施一个全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该地区具有极高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社会和文化环境得到科学的保护。 启动仪式上,[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