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澳大利亚袋獾被列为濒危动物 患致命病互相传染

    [内容预览]

    | 2009/5/22 14:57:41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澳大利亚政府22日表示,现存的世界上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澳大利亚袋獾将(Tasmanian devil)被列入濒危动物,因为很多袋獾患上了一种具有传染性的致命癌症。    澳大利亚环境部长称,自从1996年发现这种病以来,袋獾的数量已经减少了大约70%。

    [阅读全文]

  • 韶关乳源重现野生猴群

    [内容预览]

    | 2009/5/22 10:16:25
    野猴们生活在原始森林茂密的泉水保护区山岭。    本报韶关讯(记者卜瑜通讯员蔡明清、叶剑锋摄影报道)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泉水生态区内近日多次发现野生猴群出没!这是阔别近20年后,野生猴群再现于这片山林中。  昨天上午,记者闻讯赶到了现场,发现这里是一片群山环绕、草木葱茏、山溪涧流密集的森林地带。据在泉水生态区附近的电站工作的蔡先生介绍,近几个月来,电站员工们多次发现附近陡峭的山岭及浓密的森林间重新

    [阅读全文]

  • "临产"藏羚羊 开始向可可西里"大产房"迁徙

    [内容预览]

    | 2009/5/21 16:12:29
         记者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19日,接近产仔期的藏羚羊开始穿越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向保护区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等藏羚羊集中产仔地大规模迁徙。    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旦周介绍说,19日上午,集结在一起迁徙的今年首批400多只临产母藏羚羊到达青藏铁路五北大桥一带,并有200多只顺利穿越五北大桥的

    [阅读全文]

  • 欧洲:多种两栖和爬行动物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中

    [内容预览]

    | 2009/5/21 16:09:49
        欧盟委员会20日公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欧洲现有的85种两栖动物和151种爬行动物中,有23%的两栖动物和21%的爬行动物受到威胁,被列入了濒危物种的红色名单。    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委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所做的调查。数据表明,欧洲59%的两栖动物和42%爬行动物的

    [阅读全文]

  • 研究:大熊猫“性冷淡”或因“亲缘气味”

    [内容预览]

    | 2009/5/21 9:38:57
    新华网上海5月20日电(记者 张建松)作为我国的“国宝”,大熊猫能否正常地生殖繁育、传宗接代一直受到人们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发现有些圈养的大熊猫到了生殖年龄,却不愿意谈情说爱、性欲低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一项合作研究表明,这极有可能与大熊猫身上携带的“亲缘气味”有关。  “近亲回避”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它们一般都具有一些特殊的机制来回

    [阅读全文]

  • 美国再次拒绝因气候变化保护北极熊

    [内容预览]

    | 2009/5/20 12:03:21
    近日,奥巴马政府宣布,将坚持前任总统的决定,不会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融化这一最大生存威胁而专门保护北极熊。这一决定立即招致了野生动物保护以及环保组织的抗议。  美国内政部长肯·萨拉查(Ken Salazar)说,他不会推翻前总统布什在卸任前昔做出的这一最具争议的决定之一。布什的规定拒绝保护北极熊,因为布什政府不想给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企业施压以使其做出调整。  据估计目前还有20000到

    [阅读全文]

  • 气候变化威及波罗的海海豹生存

    [内容预览]

    | 2009/5/20 11:57:38
    生活在波罗的海的斑纹海豹在冰穴之中养育它们的后代。但是,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现在能够找到的冰穴越来越少了,海豹的繁殖受到影响。而随着海豹数量的下降,海豹为食的北极熊则面临无食可觅的困境。  自从电影《不能忽视的真相》展现了一只北极熊游向一个孤立而又脆弱冰山的景象,这种濒危动物就成为了气候变化恶果的一个象征。实际上,出现在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制作的这个记录片里的是一个出色的电脑合成北极熊影像,“北

    [阅读全文]

  • 封山育林野兽重现 京郊生态涵养区有何野生动物

    [内容预览]

    | 2009/5/18 11:36:29
        北京的西部和北部山区属于燕山和西山山脉,山峦起伏,草木葱郁,随着十几年的封山育林,特别是打造西部生态涵养区的规划建设,原来的山路已经难觅痕迹,人工林已经与天然林形成浩瀚的林海,山鸡、野兔随时可以看到,野猪、黄羊,甚至更加凶悍的野兽已经重现。    其实,北京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是森林繁茂的地区。湖泊遍布,泉水清冽

    [阅读全文]

  •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获救猫头鹰宝宝体重猛增

    [内容预览]

    | 2009/5/15 8:39:29
     灰林鸮宝宝长分量 孙全辉/摄    昨天早晨,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为某厂房翻修导致“家园”被毁的猫头鹰宝宝进行了例行体检,工作人员高兴地发现,8只小猫头鹰的身体都很健康,平均每只体重增长了近10克。    这8只可爱的小猫头鹰学名叫“纵纹腹小鸮”,是本月10日昌平区七里渠一家公司翻修厂房时工人们在屋顶的石棉瓦下发现的。工作人员把它

    [阅读全文]

  • 我国"天然杨树基因库" 珍稀树种得到了充分保护

    [内容预览]

    | 2009/5/15 8:35:01
        随着连日来融雪性水源的浇灌,新疆额尔齐斯河我国惟一天然杨树基因库的珍稀树种得到了充分保护。    额尔齐斯河流域生长着世界五大杨树派系中的白杨、胡杨、青杨、黑杨四大派系10多个品种,是我国惟一天然多种类“杨树基因库”。为该基因库提供水分涵养和供给的额尔齐斯河近年来水流量大幅度减少,造成珍稀杨树水分涵养与供给严重

    [阅读全文]

  • 濒危物种"沙漠米老鼠" 惊现吐鲁番

    [内容预览]

    | 2009/5/15 8:33:20
     5月13日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下拍摄的长耳跳鼠。     5月12日,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工作人员在火焰山下发现一只长耳跳鼠。长耳跳鼠是一种陆地啮齿动物,它长着长长的耳朵,靠长而有力的后腿跳跃行进。由于长耳跳鼠生活在沙漠地区而被誉为“沙漠中的米老鼠”,已被列为全球濒临灭绝物种之一。新华社发(刘健摄)   5月13日,一名游客在新

    [阅读全文]

  • 肯尼亚等东非国家:计划采取措施增加黑犀牛数量

    [内容预览]

    | 2009/5/13 15:36:35
        肯尼亚野生动植物管理局一名官员日前表示,肯尼亚、布隆迪等东非国家计划共同采取措施,增加该地区的黑犀牛数量,以帮助提振旅游业。    肯尼亚野生动植物管理局高级科学家本森·奥基塔11日对媒体说,肯尼亚、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东非国家    计划在20

    [阅读全文]

  • 江西婺源发现国家濒危物种野生楠木

    [内容预览]

    | 2009/5/13 8:39:13
        中新网南昌5月11日电(詹帮祥记者段长征)日前,江西婺源县蚺城街道办事处塘村发现一片有1000余株野生植物,经当地林业部门专家鉴定属国家濒危物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生楠木。  塘村村民组长俞东红告诉记者,发现的这片楠木林面积有几千平方米,最大株约有10余米高,小的也有5米高,树径微紫而带清香,纹理美观;质地柔和。俞东红说:“这片野生楠木林已很多

    [阅读全文]

  • 大马哈鱼前途未卜

    [内容预览]

    | 2009/5/12 8:37:21
    在太平洋的西北海域,美国花了近20年时间翻新大坝、恢复受损害的河流流域,整修河流,这一切只为了保护大马哈鱼的生存繁衍。目前,美国已经投资了几十亿资金来保护大马哈鱼,仅2004年就投放了3.5亿美元。迄今为止,还没一种其它的濒危物种像大马哈鱼一样受到如此金贵的保护。  但是气温升高,作为一种新的威胁,比刺网(捕鱼方式)更为致命,迫使大马哈鱼走向灭亡。这种威胁甚至比水力发电的涡轮更为致命――水力发电的

    [阅读全文]

  • 四川省:将在都江堰建大熊猫"野外放归中心"

    [内容预览]

    | 2009/5/11 8:25:21
         5月7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助理王成东表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在都江堰建立大熊猫野外放归中心,以此作为大熊猫野化放归的过渡阶段。该中心的设立将实现一半人工,一半自然生态环境。王成东说,圈养不是保护大熊猫的最终目的,而是为了野外放生。据了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目前有圈养大熊猫83只,是世界上除卧龙外第二大大熊猫圈养地。图为

    [阅读全文]

  • 青海湖数字化监控系统推进探索鸟类活动“奥秘”

    [内容预览]

    | 2009/5/10 8:55:48
    青海新闻网讯 斑头雁出壳、棕头鸥求爱、鱼鸥偷蛋、雏雁学步……今后,有关鸟类栖息繁殖、留守迁徙的情况,在青海湖景区通过安装的数字化监控系统可以一览无余,青海湖鸟类生活的许多“秘密”将由此逐一揭晓。  记者5月9日获悉,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开展的青海湖数字化监控系统科研保护项目正在积极推进,计划设置的25个电子眼监测点,目前已完成9个点的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预计5月

    [阅读全文]

  • 江苏盐城放归112斤中华鲟

    [内容预览]

    | 2009/5/8 18:43:13
    中华鲟被放归大海  一条近年来在沿海少见的特大野生中华鲟,5日上午在盐城滨海港约十海里处误撞入鱼网,致使中华鲟头部、背部、尾部多处受伤,频临死亡。渔民赶快报警,盐城边防支队大淤尖边防派出所和当地渔政部门随即对中华鲟展开救治。经测量这只中华鲟体长2.01米,胸围0.76米,重112斤。据当地老渔民称,滨海港海域以前时常有中华鲟出没,但近年已很少看见,像这么大的中华鲟更是非常罕见。  5月6日,这只受

    [阅读全文]

  • 专家:挽救长江特有鱼类必须制止水电过度开发

    [内容预览]

    | 2009/5/7 10:19:38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同时也是中国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多年以来,由于蓄洪垦殖、环境污染、过度捕捞、航运等建设,长江鱼类资源面临威胁。在长江水系中,上游的鱼类种类尤其丰富,中国特有种比例明显高于中游和下游。  今天,长江开发的重心已经从三峡滚动上溯到金沙江江段及上游支流,开发规模之大、水坝之高、梯级之密集,举世罕见。在关注、研究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和参与水电项目环评的公众评议的过程中,我们一再听到水

    [阅读全文]

  • 陕西佛坪:邂逅野生大熊猫

    [内容预览]

    | 2009/5/4 23:12:10
    大熊猫竹林旁的河边散步(赵建强摄)   人民网西安5月4日电(杨彦、吴燕峰、赵建强)3月以来,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已有10多批百余名中外游客邂逅野生大熊猫,近日又有外地游客多次与野生大熊猫偶遇,其中一批西安游客更是连续两次偶遇两只大熊猫,且近距离观赏最长时间达一个多小时,为佛坪探秘之旅平添了无穷乐趣。  4月29日,14名西安游客在向导蒲春举的带领下,从凉风垭出发穿越傥骆古道

    [阅读全文]

  • 被救野生大熊猫 今日被放归到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9/4/28 17:45:00
        一个月前,一只生病野生大熊猫在泸定县被救护。今日,它将被放归到小相岭山系的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3月25日,泸定县欣隆镇蒲麦地村一组农民在自家田地内发现一只迷路的大熊猫。村民立刻报告了当地负责人。当晚7点左右,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接到求助,立即派遣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兽医和饲养员,携带急救医疗设施和一些熊猫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