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污染治理
 
  • 中国沿海水域正遭受严重污染 渤海情况最为恶化

    [内容预览]

    | 2008/7/4 8:51:28
    求解海岸带污染难题  海岸带往往是经济最为发达、生产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污染也最为严重,环境问题也基本上集中在这些地区  ■本报记者 李鹏  浒苔,漂浮海藻,绿藻门石莼科的一属。6月下旬以来,山东青岛近海海域浒苔在短短数日之内大量聚集,几乎形成海洋类自然灾害——海洋绿藻灾害。   根据青岛海事局的公告,此次聚集的浒苔由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而来,数日内即形成大规模聚集。为了保证奥运会帆船赛的顺利

    [阅读全文]

  • 排污许可制度将出台 水污染排放实施总量控制

    [内容预览]

    | 2008/7/3 10:03:53
        即使达到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也不能无限制地向水体排放污染——环保部正在草拟《排污许可证条例》,去年年底已经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在对工业废水排放浓度控制的基础上,实施总量控制。     环保部有关人士透露,上述《排污许可证条例》同时也在有关地方选取了企业进行试点;“快则今年年底、最晚在明年”,这一水污染

    [阅读全文]

  • 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高

    [内容预览]

    | 2008/7/3 9:40:12
    本报讯 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通报了2007年度珠江综合整治考核情况。流域各市中,江门市综合整治成绩明显;清远市重点环境问题整治取得较明显成效,考核得分有所进步;肇庆市河涌整治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有待提高,近两年整治工作有所退步。  据介绍,一年来,流域各市高度重视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大江大河水质维持良好(Ⅱ~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得到保障,

    [阅读全文]

  • 遏制海水入侵重点在防

    [内容预览]

    | 2008/7/1 23:45:01
    山东省日前发布的《2007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目前山东省海水入侵的面积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海水入侵的最远距离达到45公里,严重危害了当地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李国敏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主任。 海水入侵是滨海地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是由于滨海地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引起海水或高矿化咸水向陆地

    [阅读全文]

  • 环保人士紧盯巴斯夫“排污门”

    [内容预览]

    | 2008/7/1 22:34:53
        由于拒绝公开在华工厂的污染排放情况,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再次遭到环保人士更严厉的指责。     污染物排放情况是商业机密     来自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一份调查指明:巴斯夫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对中国使用双重标准。巴斯夫应立即停止不公平待遇,对中国的环境和公众一视同仁,全面公开

    [阅读全文]

  • 亚行1亿美元贷款助中国治理白洋淀生态退化问题

    [内容预览]

    | 2008/6/28 22:40:35
        记者27日从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获悉,为了保护白洋淀流域的生态环境,亚行将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支持总投资2.73亿美元的“白洋淀流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综合治理项目”。    亚行官员表示,该项目将通过一系列旨在提高水质和增加水量的干预措施,帮助减轻白洋淀流域所面临的生态压力。此外,该项目还将进行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旅

    [阅读全文]

  • 中国去年首次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下降

    [内容预览]

    | 2008/6/26 16:00:13
       新华网大连6月26日电(记者蔡拥军 仲蓓)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26日在大连表示,中国去年首次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双下降,环保产业年均增长率将达15%以上,预计环保产业年产值到“十一五”末将达1.1万亿元。     吴晓青是在26日于大连开幕的2008年中国国际环境保护博览会上透露这一消息的。他说,过去一年通过狠抓管理减

    [阅读全文]

  • 上海黄浦江绿萍爆发威胁外滩水域

    [内容预览]

    | 2008/6/24 22:00:21
        颗粒极为细小的绿萍星星点点,已威胁到外滩景观水域!今天上午8时,记者随水域市容环卫管理部门乘坐沪容环监9号船从外滩出发,发现今年黄浦江干流上游首次遭遇大面积绿萍袭击,形势严峻。在松江泖港,记者看到,水域部门紧急调配的临时拦截库区每个大约500平方米左右,但今年爆发的绿萍颗粒异常细小,很容易穿过一般的拦截和打捞设备,无形中增加了拦截和打捞的难度。&nb

    [阅读全文]

  • 大气污染困扰珠三角

    [内容预览]

    | 2008/6/20 13:39:46
    本报讯 由广东省环保局主办的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近日在广州市举行。参加论坛的专家认为,珠三角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治理任务艰巨,需要采取科学可行的防治方略,推进大气的治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唐孝炎,中国科学院院士傅家谟,广东省气象局首席科学家吴兑,北大教授张远航,中国环科院教授柴发合,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王韬7位国内权威大气污染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献计献策。  ■大气复

    [阅读全文]

  • 各地紧急排查环境污染隐患

    [内容预览]

    | 2008/6/20 8:43:55
    本报讯 近期,我国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浙闽沿海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南方几省暴发洪涝灾害,为防止因洪涝灾害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南方一些地区环保部门迅速行动,积极预防,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加密监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6月3日,广东省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汛期污染事故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将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安全作为防汛抗洪环保工作的重点。要求各地级市环保部门要严密监控饮用水源地

    [阅读全文]

  • 中科院水生所专家新发现:电子垃圾拆解产生高癌症风险

    [内容预览]

    | 2008/6/19 11:49:1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是当今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近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态毒理学学科组以我国某电子垃圾拆解区为试验点,通过测定工人上班前和下班后尿液中DNA氧化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发现下班后工人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是上班前浓度的4倍,并且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下班后的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浓度水平甚至和一些前列腺和膀胱癌症患者的水平相当,表明该试验点

    [阅读全文]

  • 专家称中国1.5亿亩耕地受污染 将立法加强监管

    [内容预览]

    | 2008/6/18 13:27:04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之后的另一个重大的污染问题。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已超过1.5亿亩,这对于本来就日渐紧张的耕地面积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土地资源“黑洞”,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

    [阅读全文]

  • 目前太湖水域水质稳定 蓝藻浓度低于去年同期

    [内容预览]

    | 2008/6/18 9:17:21
        目前太湖水域水质稳定,蓝藻浓度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高先生经常到无锡出差,这几天,他又到无锡办事。住进宾馆的第一件事,是打开水龙头,接了些水在手心,仔细闻了闻。“不臭,没什么异味。”他放心地自语。     像高先生这样做的人还不少。这也难怪——去年的5月底,无锡正遭遇

    [阅读全文]

  • 巢湖市出台蓝藻暴发应急预案

    [内容预览]

    | 2008/6/17 23:17:36
    新华网合肥6月17日电(记者蔡敏)近日,安徽省巢湖市出台了巢湖城市饮用水源地蓝藻暴发应急预案,成立相关指挥部,用三级响应机制确保及时、有序、妥善地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据了解,巢湖市此次按照饮用水藻类污染事件可控性、严重性程度,将蓝藻暴发情况分为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级别。当水源受到藻类污染,发生严重事件(Ⅰ级)或较重事件(Ⅱ级)时,在水文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施 “引江济巢”方案,从长江向巢湖生态

    [阅读全文]

  • 我国第一个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实施

    [内容预览]

    | 2008/6/17 16:19:24
    《杂环类农药生产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由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将于2008年7月1日实施。此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其制定弥补了我国农药工业无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空白,对推动农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标准以杂环类农药工业清洁生产工艺及治理技术为依据,结合污染物的生态影响,规定了杂环类农药吡虫啉、三唑酮、多菌灵、百草枯、莠去津、氟虫

    [阅读全文]

  • 太湖梅雨助推治理蓝藻 "黄金时机"

    [内容预览]

    | 2008/6/17 9:15:07
        本月中旬以来,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纷纷下起了暴雨。早报记者昨天从江苏省气象局获悉,截至15日8时,共有13个市(县)累计雨量在50毫米以上,达到暴雨的程度,其中有3个市(县)更是超过100毫米。江苏省气象局发布消息称,持续性暴雨天气表明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正式进入“梅雨”季节。气象专家认为,对于太湖来说,降雨将为蓝藻的治理带来有利的一面。 &nb

    [阅读全文]

  • 限塑令减少塑料袋使用 “裸投”垃圾增多

    [内容预览]

    | 2008/6/17 8:46:35
    小区内袋装垃圾明显减少,散装垃圾悄然增多。“限塑令”的目的在于减少白色污染  “限塑令”在明显减少白色污染的同时,也带来另一道难题:大量“裸投”垃圾污染了环境卫生 少了“免费服装”垃圾“裸身出镜”  “限塑令”实施半个月以来,由于国家规定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市场禁止免费向顾客提供塑料购物袋,郑州市各小区垃圾箱内塑料袋丢弃量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垃圾箱内的“裸投”垃圾开始大量增加。  &nb

    [阅读全文]

  • 灾区防疫尽量少用消毒剂

    [内容预览]

    | 2008/6/17 8:35:53
    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所防疫专家李承毅教授认为,在做好灾区防疫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生态保护。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防疫效果的情况下,在用药上坚持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禁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消杀药品的原则,而在群众健康教育、环境卫生处理、各类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多下功夫。   一是注意做好建筑物废墟等消毒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防疫的重点是消毒和杀虫。从根本上讲,消除孳生地是最彻底最有效的方法,当务之急是各类

    [阅读全文]

  • 全面摸清云南土壤污染状况

    [内容预览]

    | 2008/6/16 10:17:29
    本期对话人物  高正文 1961年出生,1987年获云南大学生物系硕士研究生学位,2001年任云南省环保局副局长。现任云南省环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点击一  焦点关注  云南土壤污染调查的现状  关键思路    在执行规范、严格操作、注重细节、保证质量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记者:云南此次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特点是什么?  高正文:云南省这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以说有3个特点:一是采样、制样、保存和分析

    [阅读全文]

  • 太阳纸业排污争议:未公开的排污口?

    [内容预览]

    | 2008/6/13 11:23:53
    太阳纸业是一家年造纸145万吨的上市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纸企业、全国最大的高档涂布包装纸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烟卡生产企业”。该公司更计划到2010年将产量扩大到350万吨。  坐落在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的太阳纸业,其公开且经当地环保部门实施在线监测的排污口———氧化塘沉淀池建在距离其南厂西约4公里的鹅鸭场村北面,经过处理的废水从沉淀池排入杨家河,经光府河进入南四湖。  但据当地群众反映,太阳

    [阅读全文]

25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