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关停70%造纸企业 辽河已摆脱重污染
[内容预览]
| 2013/1/25 9:57:32辽河流域治理日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估,辽河流域水质达到了规定的摘掉重度污染帽子的标准。 作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的辽河,是辽宁的母亲河,在辽宁省境内长530多公里,流经铁岭、沈阳、鞍山、盘锦四个市。历史上曾碧波清流、物产丰富,后来由于过度开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直排,导致鱼虾绝迹、水土流失甚至河水断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并成为我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被国家列入“三河三湖”[阅读全文]
-
沈阳环保服务业项目将带动年产值超3000亿产业
[内容预览]
| 2013/1/23 14:29:49人民网沈阳1月23日电(记者 陈扶宜 见习记者 韩雪颖) 记者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沈阳环保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将落户棋盘山开发区。 沈阳环保服务业集聚区项目定位于建设东北最大、全国最好的环保服务业集聚区,是国家环保产业发展新的集聚平台。 据了解,沈阳环保服务业集聚区项目规划打造10个区域环保总部经济,引进10家以上国外环保集团总部和研发机构,建设10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育20家以上拥有[阅读全文]
-
沈师成立研究中心攻关环境生态问题
[内容预览]
| 2013/1/12 12:36:43本报讯 记者方亮报道 1月11日,由沈阳师范大学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共建的沈阳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将集合省内优秀的生态与环境领域专家开展科学研究,为我省乃至全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据沈阳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为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学校决定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成[阅读全文]
-
阜新退耕“还”出绿色好生活 生态环境连年改善
[内容预览]
| 2012/11/23 10:05:47“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朴素的民谣,生动地体现了辽宁省阜新市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的生态境况。1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如何?日前,记者来到了阜新市,就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和这里的生态变化进行了实地采访。 生态环境连年改善 走进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一派丰收的景象尽收眼底,家家户户庭院里堆放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谷场上晒着颗粒饱满的花生。村民陈其[阅读全文]
-
辽宁粮食实现九连丰 十年转型铺就现代农业之路
[内容预览]
| 2012/11/4 3:01:13“九连丰”!2004年以来,辽宁省粮食生产连续9年实现丰收,2011年全省粮食总产一跃提升到407.1亿斤,产量增幅位居全国第一;今年全省粮食总产预计超过400亿斤,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全省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水平,全国粮食主产省地位进一步稳固。 十年转变,十年突破。党的十六大以来,辽宁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逐步转型,一条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之路已经铺就:粮食产量列全国第13位[阅读全文]
-
辽宁实施系列工程解决污染问题 生态建设同开展
[内容预览]
| 2012/10/10 9:29:0710月9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辽宁环境优化发展战略将实施系列工程。 据介绍,一方面在省内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实施“二城、三点、十、百、千、万”工程。“二城”是指全面创建“环保模范城”和“生态示范城”;“三点”是指辽河治理、节能减排、大气联防联控三项重点工作;“十”是指实施“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0个专项工程;“百”是指解决结构性、布局性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百项重点工[阅读全文]
-
沈北新区蒲河生态经济带签约560亿元
[内容预览]
| 2012/10/10 3:44:15本报讯(记者刘妮、赵国清)10月9日,沈北新区蒲河生态经济带项目签约仪式在沈阳皇朝万鑫酒店举行,武汉光谷沈阳金融港等24个项目在仪式上集中签约,预计总投资额560亿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维会见武汉光谷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平等企业代表,并出席项目签约仪式。副市长王翔坤致辞。副市级干部张景辉主持签约仪式。 曾维对众多企业家投资蒲河生态经济带表示欢迎。他说,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及沿线地区发展是继铁[阅读全文]
-
辽宁自然保护区达244万公顷 生态功能显著
[内容预览]
| 2012/10/2 22:10:33新华网沈阳10月2日电(记者孙仁斌)记者日前从辽宁省政府获悉,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辽宁省内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244万公顷,保护区陆地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1%,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秋的铁岭凡河省级自然保护区里,水草渐渐泛黄,不时有候鸟飞过。据了解,凡河自然保护区地处东北亚[阅读全文]
-
辽宁自然保护区面积突破240万公顷
[内容预览]
| 2012/10/1 4:40:39记者姜义双报道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全省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44万公顷,保护区陆地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1%,使我省的重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省已经建起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02个,形成了布局基本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渐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通过建立自然保护[阅读全文]
-
辽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渔村成生态化海滨城市
[内容预览]
| 2012/9/20 23:58:29中新网营口9月20日电(记者秦逸)辽宁省副省长薛恒20日在出席纪念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20周年大会上表示,营口开发区作为辽宁5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的一员,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投资环境的现代化、生态化海滨城市,成为辽宁城区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辽宁城市建设管理的先进典型。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滚滚大潮,营口开发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阅读全文]
-
辽河410平方公里滩地变草原 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内容预览]
| 2012/9/17 10:39:25初秋时节,行走在位于辽宁省新民市境内的毓宝台生态保护区,一望无际的野草随风起伏,多年不见踪影的苍鹭、红隼、白尾鹞时而展翅飞舞,时而河边追逐;有成群的野鸭在水中觅食。 随行的新民市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同志对记者说,以前这里到处是河滩地、沙坑。近几年,通过实施退田还河以及实施生态封育和人工种植等一系列措施,这里的生态得以迅速恢复,才有了我们现在欣赏到的美景。 以前,辽河滩地管理混乱,围垦过度,特别是土[阅读全文]
-
环保垃圾箱白天储能晚上照亮儿
[内容预览]
| 2012/9/16 9:52:38本报讯 记者赵茁报道 8月开始一直到年底,如果您留意,会发现园林大道、建国大道、中华路这些主干道变得更加亮堂。这是因为,鞍山环卫处将陆续投放500个太阳能垃圾箱,白天储蓄太阳能,晚上可以“照亮儿”。 前日上午10时,记者在五一路创先手机市场路口处发现,每隔50米就会有较新的垃圾箱,垃圾箱上写着“sun power”,并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箱。“有垃圾桶挺好的,这里平时过往人多,买手机[阅读全文]
-
北镇推广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内容预览]
| 2012/9/6 5:21:18本报讯 北镇市是我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形成 “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为解决土地资源瓶颈等问题,北镇市在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中推广了“三区、四差、两增”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三区”即棚菜区充分利用季节选育优良品种,重点搞好棚菜上下茬衔接,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棚间区充分利用棚间闲置土地种植水稻、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实现优质高效;护坡区充分利用棚室护坡土壤[阅读全文]
-
沈阳农村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内容预览]
| 2012/9/4 22:56:52记者从沈阳市建委获悉:今年底,辽宁沈阳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将实现100%无害化处理。 到年底,沈阳农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将达到12座、乡镇垃圾转运站将达到61座,农村生活垃圾将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排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 目前,沈阳农村地区人口292万,日产生活垃圾约3223吨。2007年以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较为普遍。为避免形成“垃圾围城”的局面,沈阳建成了新民市[阅读全文]
-
辽宁环保世纪行走进阜新
[内容预览]
| 2012/8/20 23:40:55昔日的矸子山变成了丰美的草场 曾经的荒凉之地变成了水景公园 东北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 韩宇浩) 地处辽西,温带大陆性气候,少雨多风,矿产资源丰富。8月17日,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了这次活动的最后一站——“煤电之乡”阜新。 碧水、荷花、飞鸟、蓝天,眼前的公园俨然是一派绿色宜人、生态和谐的好风光。记者难以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污染的重灾区。“以前这旁边有一个铁合金厂,一个火葬场,污染严重,基[阅读全文]
-
辽宁环保世纪行走进凌河凌海市段
[内容预览]
| 2012/8/17 5:08:04茂盛的宿苜草和灌木将整个河床覆盖 东北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 韩宇浩)“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腾格尔这首赞美草原的歌曲如今用来描绘大凌河凌海市段再合适不过了。8月15号,记者跟随辽宁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锦州,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葱绿的河滩草原景象。 “起初村民还不大愿意退田还河,后来看到封育后的效果,也就都不说啥了。”锦州市凌河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孙众武告诉记者,凌[阅读全文]
-
沈阳西部将现低碳工业区
[内容预览]
| 2012/8/14 22:53:35沈阳市政设施、工厂建筑及照明都将进行节能改造,工业高耗能企业可以从日光中汲取生产所需电能、从污水中提取热能……记者8月2日获悉,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日前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5年,这个目前国内最大的工业企业聚集区将开展系统性节能改造和建设,全面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沈阳乃至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之一,在2002年与铁[阅读全文]
-
辽河流域将建23个生态湿地系统
[内容预览]
| 2012/8/13 6:51:57记者从8月6日召开的沈阳经济区八城市人大常委会依法推进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协调行动主任会议上获悉,在基本完成流域水污染治理任务的基础上,辽河干支流将建成 “五朵金花、18颗珍珠”,即23个生态湿地系统,全面展开流域生态建设。 为实现辽河流域“全面消灭劣五类水体、干流达到Ⅳ类水质标准、水生态功能得到基本恢复、摘掉重度污染河流帽子”的治理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将重点实施”四大战役”,即辽河治理攻坚[阅读全文]
-
辽宁环保世纪行:修堤不见堤的生态治河
[内容预览]
| 2012/8/4 22:26:07鸽子洞水闸迎来了18年来最大的过水量东北新闻网讯 (见习记者 李益博)8月2日,辽西地区迎来了一次罕见的暴雨。当2012辽宁环保世纪行的记者们来到喀左县水泉鸽子洞水利枢纽站时,这里正迎来18年来最大的一次过水量,也让记者亲眼目睹了治理后凌河的防洪泄洪能力。由于暴雨的影响,记者眼前的凌河在河道内湍急流过,“平日里鸽子洞水闸的过水量在40到50立方米每秒,今天达到了360立方米每秒。上一次有这么大过水[阅读全文]
-
国家投亿元保护卧龙湖生态
[内容预览]
| 2012/8/1 9:02:43本报讯 记者朱勤报道 7月30日,记者从康平县政府获悉,康平卧龙湖被正式列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成为环保部确定的全国17个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之一。今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亿元资金用于卧龙湖生态环境保护。 康平县委、县政府以卧龙湖被列入生态环境保护试点为契机,把卧龙湖生态区生态林、防护林改造与建设纳入地方配套重点工程,并将以卧龙湖库区为中心建设一条55公里长的环湖生态林。同时,康平县还实施了[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