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打造“四横四纵”生态廊道 助力长三角生态中轴建设

    [内容预览]

    | 2021/12/17 11:28:49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532”发展战略,即加快建设长三角交通中轴、创新中轴、产业中轴、生态中轴、文旅中轴,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休闲度假中心,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统筹发展和安全示范区建设水平。 为此,常州市新北区始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统筹生态一体化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画卷,为长三角生态中

    [阅读全文]

  • 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全面启动

    [内容预览]

    | 2021/12/17 11:27:58
    本报记者李莉南京报道 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近日,第二轮第一批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全面启动。江苏省委、省政府组建4个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扬州、苏州、淮安和南通市开展督察进驻工作。 据悉,此次督察将重点关注被督察地区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省委

    [阅读全文]

  • 种植业面源污染究竟该如何治?

    [内容预览]

    | 2021/11/8 17:25:42
    胡一斌 凌小涵 江苏省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据估算,江苏省太湖流域323万亩水田每年氮、磷流失量分别达7500吨和300吨左右,是导致太湖蓝藻水华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水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种植业面源污染已严重制约江苏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急需予以突破。然而,长期以来,农田经营主体分散,农田退水等

    [阅读全文]

  • 守护十年,让荒山“长出”诗意草原

    [内容预览]

    | 2021/9/30 22:24:13
    “来之前就听说过这里的名号,有叫小呼伦贝尔,也有叫南京坝上草原,在江南地带出现这么一片草原,让人觉得很新鲜。”到江苏南京旅游的游客说。 驴友口中的“坝上草原”,正是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镇北面的恋山。恋山海拔约110米,在山顶举目眺望,山脉连绵,绿草如茵,伴随着牧羊人的阵阵吆喝声,“天苍苍,野茫茫”的诗意之境在这里触手可及,如画美景让人仿佛置身塞外。 笔者见到叶伟时,他正和爱人周玉琴一道对山坡草皮

    [阅读全文]

  • 两组照片见证江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

    [内容预览]

    | 2021/9/26 11:39:54
    夏宁博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两组照片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组是2018年与2020年江苏江豚监测的对比情况,另一组是2017年与2021年灌河口的卫星监测对比照片。 在两张江豚监测照片上,与2018年相比,2020年江豚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而灌河口2021年与2017年相比变化亦非常明显,灌河口附近的海水颜色由褐红色恢复为自然面貌。“如今,几近绝迹的四鳃鲈鱼、消失10年的伪虎鲸又出现在

    [阅读全文]

  • 江苏3.8万村级河长守护河湖“毛细血管”

    [内容预览]

    | 2021/9/17 16:09:29
    ◆吴琼 韩东良 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大运河”的省份,水域面积占16.9%,位列各省之首。农村河道既有防洪除涝、灌溉排水、水源保障等水利功能,也是农村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由于农村河道面广量大、管护力量薄弱,违章建设、倾倒垃圾、围河养殖等现象时有发生。 村级河长,是江苏省在中央“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规定基础上的自我加压、自我创新之举。目前全省共有

    [阅读全文]

  • 苏州首个“零碳工厂”如何造就?

    [内容预览]

    | 2021/8/21 17:46:30
    本报见习记者韩东良苏州报道 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是江苏省苏州市的首个“零碳工厂”。近年来,“尚美工厂”通过建立太阳能、风能、生物质多能互补型综合能源管理系统,使得厂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总排放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目前达到了相对“零排放”。 苏州尚美工厂是欧莱雅进入中国最早投资的一家工厂,主要生产欧莱雅旗下包括巴黎欧莱雅、欧莱雅专业美发等品牌的护肤、染发烫发以及洗

    [阅读全文]

  • 生态兴业撑起射阳乡村绿色发展一片天

    [内容预览]

    | 2021/7/29 14:49:10
    魏列伟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把生态兴业摆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生态助农、生态兴农的政策激励与措施驱动,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条,有力扩张和增强生态区域影响,加快生态产业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步伐。 射阳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园、市5A级生态园区;射阳大米入选2021“中国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十强榜单,品牌价值245亿元,被誉为“江苏第一米”

    [阅读全文]

  • 人手一个“碳账本” 绿色行为可量化

    [内容预览]

    | 2021/7/29 14:45:12
    本报见习记者 韩东良 江苏省苏州市日前在高新区设立了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苏州市民在了解自己经济账本的同时,还将拥有一个自己的碳减排账本。 据悉,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显示,在全球碳排放总量中,约有72%是由居民消费引起的。上述报告称,在中国,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0%-50%,其对碳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比例越高。 “绿普惠

    [阅读全文]

  • 逐步建立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

    [内容预览]

    | 2021/7/21 16:29:43
    本报讯 据江苏人大网消息,经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省委常委会审定后,《江苏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正式公布。这是全国首个结合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的人大五年工作规划。 记者注意到,在生态文明领域,规划衔接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美丽江苏建设目标,确定今后五年,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

    [阅读全文]

  • 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效展现在长江之滨

    [内容预览]

    | 2021/7/9 9:46:18
    本报通讯员 汤洁 张健 以“爱我绿水青山 守护生态家园”为主题的雨花三桥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基地揭牌仪式暨长江大保护工作展示活动,近日于江豚广场举行。作为江苏省南京首个市级生态修复基地,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钱锋将雨花三桥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规划比作写在长江之滨的一篇极具南京特色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论文”:既是《南京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施办法》的生动注脚,也是生态环境执法司法衔接机制的有力印证。

    [阅读全文]

  • 推进长江大保护,永葆母亲河生机活力

    [内容预览]

    | 2021/6/15 10:41:15
    江苏省泰州市地处江苏中部,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市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是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总面积5787.26 km2,其中河网水面积1180.81km2,水田面积2645.53 km2,旱地面积1789.57 km2。古时泰州称海阳、海陵,素有“汉唐古郡、淮左名城”之称,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有“凤凰城”的美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阅读全文]

  • 江苏打造执法现代化“五大体系”

    [内容预览]

    | 2021/5/20 22:02:32
    本报见习记者韩东良南京报道 江苏省为锻造铁军“主力部队”,将构建“立体、垂直、精准、规范、高效”的生态环境执法现代化“五大体系”。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会议上,有关负责人详细阐述了该体系。 其中,要构建立体组织体系。厘清权责边界,统筹配置资源,有效增强执法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有效性。 构建垂直指挥体系。推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行政执法”模式,优化指挥调度机制,做到全省执法工作同向

    [阅读全文]

  • 将生态文明宣传延伸到大街小巷

    [内容预览]

    | 2021/5/12 21:40:17
    王莎 张健 玄武湖边,樱花树下,一群孩子们认真聆听“自然导师”石园讲解的“生态驳岸”等知识。 把课堂放在池塘边,这样的生态教育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感受身边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聚集社会各类场所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南京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选工作,把各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场所资源作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活力的文化新名片,将生态文明宣传延伸到大街小巷,让生态文明教育走进市井

    [阅读全文]

  • 江苏推行“环保脸谱”与移动执法联动

    [内容预览]

    | 2021/3/22 9:54:24
    本报记者 童克难 “非现场”监管有哪些好经验和新举措?“环保脸谱”方式可以直观展现企业环保履责情况。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再迈新台阶,江苏省又有新尝试。 “将县(市、区)政府和重点排污单位、社会监测机构等全面纳入评估体系以‘脸谱’方式直观展现,推动完善‘实时预警—调查监测—溯源执法—情况通报’的闭环工作机制。”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介绍说。 为什么推行“环保脸谱”? 江苏生态环境部门在实践中

    [阅读全文]

  • 南京辐射安全管理再加一把“锁”

    [内容预览]

    | 2021/1/25 8:39:44
    关欣悦 “新《指南》的出台,不仅可以找出辐射安全工作的漏洞,也可以让我们走在防范辐射安全风险的前面。”面对上门检查的工作人员,江苏南京某能源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环保科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核技术应用作为发展迅速的战略新兴产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医疗健康、农业等诸多领域造福于民。为防范辐射安全风险,进一步推进南京市X射线探伤单位辐射安全管理,指导相关单位提升辐射安全工作水平,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

    [阅读全文]

  • “十四五”期间江苏治气如何谋划?

    [内容预览]

    | 2020/12/28 15:13:57
    本报记者 刘良伟 中国环境报:“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从总体来看,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江苏省在“十四五”期间将从哪些方面着力谋划? 陈志鹏: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今年1月-11月,全省PM2.5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比率为82.5%,同比上升10.7个百分点。两项都暂达

    [阅读全文]

  • 一张“流程图” 提升监督执纪工作质效

    [内容预览]

    | 2020/12/24 10:35:3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坚强纪律保障。本报今日特开设“纪检业务大家谈”栏目,给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纪检监察干部同志提供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和拓宽视野的平台,以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李红兵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规范、精准、高效办理信访举报和处置问题线索显得越来越重要。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纪委针对所内专兼职纪检干部纪法知识不熟

    [阅读全文]

  • 江苏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

    [内容预览]

    | 2020/12/9 15:13:17
    李苑 缪明生 王拯 环评是约束项目与园区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是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 江苏是经济大省,有着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单位国土面积工业负荷全国最高的特殊省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深化环评管理突出绿色发展引领,夯实生态环境治理基础,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不仅考验勇气与信心,更考验智慧与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 严管严控环

    [阅读全文]

  • 江苏创新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内容预览]

    | 2020/1/3 15:04:05
    ◆李苑 “为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执法的公信力,实现生态环境的阳光执法,赢得执法对象和社会的认可,欢迎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如执法人员未按要求进行现场执法,可通过12369热线、生态环境部门官方网站、来信来访等方式进行举报……” 在江苏省第三届“金环”对话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良宝宣读了一封公开信,并对金融机构规避环保风险进行了提示。 近年来,江苏省生态环境部门既依法依规做好监管,

    [阅读全文]

1247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