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三角”:开始引领中国高效生态经济
[内容预览]
| 2011/11/24 10:18:37有人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地图上像一只卧牛。千百年来,它静静地卧在黄河与渤海的交汇处,默默无闻,甚至成为欠发达的象征。自2009年11月23日实施国家开发战略两年以来,它昂然奋起,突出“高效”和“生态”两大功能定位,发展要素全面激活,与半岛蓝色经济区一起,成为山东乃至环渤海地区“十二五”期间新的经济引擎,也成为我国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引领者。 ·集聚各种要素资源 打造环渤海南岸新经济带[阅读全文]
-
山东省拟开征企业扬尘排污费
[内容预览]
| 2011/11/23 17:01:0222日,省政府法制办公布了《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草案送审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草案送审稿,对产生扬尘污染的企业要实行扬尘排污收费制度。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承发包合同,应当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预算。 草案送审稿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扬尘污染防治的需要,划定禁止从事砂石、石灰石开采和加工等易产生扬尘污染活动的区域。对产生扬尘污染的企业,实行扬尘排污收费制度。具体办法由[阅读全文]
-
山东东营在“黄三角”启动生态林场建设试点
[内容预览]
| 2011/11/23 16:09:48新华网山东频道11月23日电(记者娄辰)记者从山东省林业局了解到,今冬明春,山东东营市将启动生态林场建设试点,对林场建设的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给予每年每亩1000元和800元的补助。 据介绍,东营市将率先在龙居、南郊、兴隆等7处近郊林场启动试点,总面积17.2万亩,为大规模开展林场建设探索路子,积累经验。目前,7处林场已基本完成项目规划、土地流转和迁占补偿等基础工作,近日将全面进入土地整理、水[阅读全文]
-
山东烟台拓展建筑节能 倡导低碳社会
[内容预览]
| 2011/11/22 14:44:20“十一五”期间,山东省烟台市以“拓展建筑节能、倡导低碳社会”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标,强化领导、严格管理,全面推动新建建筑节能、墙材革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筑 节能的实施将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获得较大突破 烟台市坚持以实施“节能暖房”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阅读全文]
-
德州市绿色低碳产业异军突起
[内容预览]
| 2011/11/22 9:04:53“我们这个项目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综合利用沼液发电的项目,是庆云县融入黄三角、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样板工程。”庆云县齐耀新能源生物质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园项目工地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5亿元,分为生物质发电和高效生态农业两部分,年可生产固态有机肥24万吨、液态肥150万吨。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包括德州市乐陵、庆云在内的广大黄[阅读全文]
-
生态理念引领科技新城绿色崛起
[内容预览]
| 2011/11/21 13:06:22走进科技新城核心区内,加紧建设的高新高端、低碳环保项目,密集签约落户的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郁郁葱葱、景色宜人的园林景观,让人深切感受到产业与城市、与生态融合发展的强大魅力。“高新区将生态效益的评价放在科技新城建设的优先位置,以绿色规划引领绿色发展,以生态环保理念推进项目建设,塑造了科技新城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济宁高新区管委会[阅读全文]
-
曲阜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11/19 14:23:28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张明哲王金平 刘国良)曲阜市立足“抓重点、攻关键、打基础、管长远”,坚持“政府引导、典型带动、整村推进、全面提升”的原则,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凸显。 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提质增效。围绕优质粮油、无公害瓜菜、林果花卉、畜禽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书院万亩大蒜、董庄草莓、尼山有机蔬菜、防山优质辣椒等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蔬菜大棚达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2[阅读全文]
-
山东德州庆云县将建成世界最大鸭粪发电厂
[内容预览]
| 2011/11/18 17:11:08德州庆云县一家企业一年可出栏约1亿只肉鸭,这些肉鸭每年能产生近48万吨鸭粪,如何处理这些鸭粪才能环保无污染?庆云县即将建成世界最大的鸭粪发电厂,利用鸭粪发电年发电量可达9600万千瓦时。 17日,庆云县副县长张健捷介绍,中澳集团是我国向欧盟出口鸭肉的几家企业之一,每年养殖大量肉鸭,同时,肉鸭也产生了大量鸭粪,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鸭粪,2010年10月18日,庆云县招商引进了“鸭粪发电项目”。该项目[阅读全文]
-
“十二五”山东全面推进六大高耗能产业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11/11/17 20:07:56济南11月16日消息 建材、电力、钢铁等6大高耗能产业占山东省工业七成能耗,做好这些产业的节能降耗,就等于抓住了全省节能降耗的牛鼻子。山东省将这六大产业作为节能重点,严控项目建设,严管能耗排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六大产业积极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推动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 包括平板玻璃在内的建材、电力、钢铁、化工、有色、石化等六大产业是山东工业耗能大户,也是山东[阅读全文]
-
山东省出台多项节约能源规划
[内容预览]
| 2011/11/15 8:23:22《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近日已获山东省政府通过,“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节能法规标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到2015年,万元GDP能耗降低到0.85吨标准煤,比去年的1.02吨标准煤降低17%,比2005年的1.32吨标准煤降低35%以上。 根据这个规划,2015年,山东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重点实施“661”节[阅读全文]
-
山东二城市成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
[内容预览]
| 2011/11/11 8:43:29经国家财政部批准,山东省潍坊市、日照市近日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分别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000万元和6000万元。 据介绍,潍坊市于2010年4月在山东全省率先开展了低碳示范社区建设,制定了“6+X”低碳示范社区建设标准。据测算,建成后每1万平方米建筑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6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5吨、二氧化硫排放3.28吨,冬季采暖每平方米运行费用可以控制在17元左右,充分体现了[阅读全文]
-
我国首个省级世行节能减排项目在鲁启动
[内容预览]
| 2011/11/7 14:02:5010月24日,山东省利用世界银行1.5亿美元贷款实施的节能减排项目全面启动,项目包括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示范和企业直接利用贷款实施节能两部分。这是世界银行在我国支持的首个省级层面的节能贷款项目。 省政府节能办主任郑晓光表示,项目启动标志着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资金推动节能减排实现了新突破。 该项目总投资20.2亿元,其中利用世行贷款1.5亿美元,约占总投资的49%,国内配套资金9.35亿元,占50.[阅读全文]
-
高密推进流域区域污染治理
[内容预览]
| 2011/11/4 9:10:12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董若义 通讯员 栾厚永 高密报道 记者日前在山东省高密市北胶新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两岸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河水波光粼粼。 今年以来,高密市坚持环保优先发展战略,以“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推动科学发展”为主线,新增环保投入达5.3亿元,深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治理。 高密市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16.1公里[阅读全文]
-
黄蓝战略:生态先行 确保可持续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10/31 8:26:27齐鲁网10月30日讯 坐拥近800万亩未利用地,却在土地资源利用上“惜土如金”,平均每天30多亿元投资,却在生态规划上“斤斤计较”。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批准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生态绿色前置,可持续发展先行,确保高效生态发展。 东营市垦利县渔民李新景这几天特别忙碌,再有几个月,老李占地160亩的两个海参池子就要收获了。连日来,老李一直紧张地做着检测水质等准备工作,期待今年[阅读全文]
-
山东省2011生态文明研究会年会济南举行
[内容预览]
| 2011/10/31 8:20:04本报济南10月30日讯 今天,2011生态文明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省生态文明研究会年会在济南召开。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乔延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乔延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山东是省委九届十次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要求,省生态文明研究会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生[阅读全文]
-
山东省东营市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10/29 11:54:21湿地是山东东营人的骄傲,是大自然赋予东营的绿色资源。东营市湿地资源丰富,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全市湿地总面积55.21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31.06%。其中自然湿地38.92万公顷,人工湿地16.29万公顷。先后规划建设了明月湖等一大批以湿地保护、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其中明月湖湿地公园成为全国首批十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10月11日,全国绿化[阅读全文]
-
潍坊市完成首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及评价
[内容预览]
| 2011/10/29 11:53:10人民网潍坊10月28日电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 日前,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的潍坊市首次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及评价工作顺利完成。该项工作以遥感监测技术为主,辅以地面核查,通过大量翔实准确的生态环境现状和动态监测数据,填补了潍坊市生态遥感监测及评价工作方面的空白。 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及时制定《潍坊市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方案》,现场指导并组织各县(市、区)监测站开展对典型地物和边界野[阅读全文]
-
长岛“人造”二氧化碳零排放
[内容预览]
| 2011/10/28 9:29:44本报长岛讯 今年黄渤海休渔结束后,从事近岸捕捞的长岛渔民老邹发现,受渤海环境污染影响,虽然今年浅海养殖的扇贝死亡较多,但深海对虾和刀鱼收获量与往年同比增多3成。 这得益于长岛县长期以来在海陆生态造林工程的大投入。老邹说:“这些年,县里一直坚持进行藻类大造林,营造海底森林,水下自然环境好了,鱼虾数量才会回增。” 近年来,长岛县共投资5亿多元,实施100万亩藻类“海底森林”、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阅读全文]
-
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 打造蓝色经济新引擎
[内容预览]
| 2011/10/25 7:31:15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西海岸经济新区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区位战略优势。新区改革开放优势突出。以前湾港为主体的青岛港是我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现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阅读全文]
-
变废为宝 垃圾沼气变“绿电”
[内容预览]
| 2011/10/20 10:21:59发电站外立面经过装饰,成为一面环保教育墙。工作人员在检测沼气发电设备。 10月13日, 在山东省日照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的黄山垃圾处理场,首台沼气发电机组投产发电。机组装机功率为330千瓦,目前每天发电3000多千瓦时,主要用来满足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设备用电。这台机组将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净化脱硫后,燃烧其含有的沼气,带动内燃机发电,从而变废为宝。[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