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四川将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灾后重建步伐

    [内容预览]

    | 2008/8/7 10:41:22
    新华网成都8月6日电(记者杨迪、黄毅)在“5·12”大地震中遭到重创的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将加快重建步伐。记者6日从四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上获悉,该省将从水利建设、农田建设、道路建设、生态建设与农村沼气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围绕灾后重建主题,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尽快恢复灾区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秩序。  “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本就脆弱的农村基础设施受灾严重。据

    [阅读全文]

  • 50名顶级专家院士赴川建言恢复重建

    [内容预览]

    | 2008/7/28 10:21:22
    震后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一批科学家团体,7月25日在成都开坛讨论,建言献策恢复重建。50余名参会专家中包括了25名两院院士,吸引了400余名听众悉心聆听、提问。 这次名为“科学技术与抗震救灾”技术科学的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携手四川省科协主办,成都理工、中科院成都分院、川大、成都市科协承办。许多专家在震后都长期在一线现场考察,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素材。24日,专家们又分作两组,集中赶赴绵阳北川

    [阅读全文]

  • 西昌启动东河供水综合项目开发

    [内容预览]

    | 2008/7/27 18:32:35
    7月27日,西昌市东河供水综合项目开发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邛海宾馆举行,标志东河供水综合项目开发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的实施将彻底解决西昌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单一、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饮用水供水短缺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西昌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影响到民族地区长远发展与稳定,东河水库的建设将彻底解决这一矛盾

    [阅读全文]

  • 专家建议安全合理开发利用唐家山堰塞湖

    [内容预览]

    | 2008/7/10 9:51:29
    一个多月前,唐家山堰塞湖是悬在地震重灾区绵阳市民们头顶的一把利剑,也是“5·12大地震”之后让全中国为之忧心忡忡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如今,经导流明渠自然泄流,唐家山堰塞湖水量只剩8000万方,水位也已经下降到713米,早已经在安全水位以下。自地震灾害以来,一直奋战在地震灾区和唐家山堰塞湖地域的部分地质和水利专家们认为:不应一味恐惧,应该在科学、安全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唐家山堰塞湖。   “不能只把

    [阅读全文]

  • 绵阳调查灾区土壤污染

    [内容预览]

    | 2008/7/7 13:24:08
    本报讯 四川省绵阳市环境监测站近日根据环境保护部和四川省环保局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组的统一部署,按照《四川省地震灾区土壤污染调查布点方案》,正式启动了绵阳市地震灾区土壤污染调查工作。  据了解,此次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查绵阳市地震灾区由于地震、次生灾害破坏,以及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活动对土壤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开展地震前后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对照监测,为灾区土壤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阅读全文]

  • 四川重灾区启动首项国际援助环保项目

    [内容预览]

    | 2008/7/6 10:05:06
        7月3日笔者从省环保局获悉,全球环境基金理事会决定向四川地震灾区捐赠200万美元,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紧急援助。受国家环境保护部外经办委托,省环保局日前正式启动了“重点灾区典型次生环境风险识别、评估及对策”和“四川省地震灾害引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急对策”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这是四川地震灾后重建首项快速国际援助环保项目。该项目将对受地震影响地区环境和生态受

    [阅读全文]

  • 四川通过震后首个区域规划环评

    [内容预览]

    | 2008/7/2 9:48:13
    本报讯 6月30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四川省环科院编制完成的《彭州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省环保局主持的专家评审,此举将为促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通过专家评审的首个区域规划环评。  为指导帮助灾区实现工业企业集群发展效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四川省环科院在原有《彭州工业集中发展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重点针对这个发展区开

    [阅读全文]

  • 四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现状图初步完成

    [内容预览]

    | 2008/7/2 8:57:31
    本报讯(记者于莘明)记者6月30日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四川省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2008—2010年)》(征求意见稿)等六项成果已提交四川省,地震重灾区(50个县)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成果初步完成。   6月10日,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为主体,该部抽调12名精兵强将组成工作组前往四川省,共同编制规划,目前已完成阶段性规划编制。   据了解,灾后重建建设用地规模测算思路是,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阅读全文]

  • 环评单位免费为灾区重建服务

    [内容预览]

    | 2008/6/15 10:12:34
    本报讯(记者陈宇)记者近日从省环保局获悉,为了对我省地震灾区提供及时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经省环保局慎重研究,公布了一批环评单位,他们将免费承担我省部分重灾区,灾后重建县城的规划环评工作。  他们是四川省环科院、四川大学、成都市环科院、中科院成都分院、西南交通大学。  另悉,四川省环境保护局灾后重建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已于日前成立。

    [阅读全文]

  • 四川省节能宣传周启动 依法节能全民行动

    [内容预览]

    | 2008/6/15 9:58:11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5日电(实习记者 尹育培)一场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的目光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该是以科技的力量促节能减排、创生态文明,而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群众更是重要内涵。为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树立全省生态文明观念,营造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良好舆论氛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关于2008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安排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

    [阅读全文]

  • 四川地震灾区26个县市水质已恢复正常 全部达标

    [内容预览]

    | 2008/6/15 9:35:36
    出厂水总大肠杆菌未检出、余氯没有超标……昨日,省建设厅公布了一份关于四川地震受灾城市和重点受灾县城自来水水质日报表。从5月23日至昨日,包括成都市在内的26个县市自来水水质全部达标。省建设厅表示,目前40名水质专家正在灾区一线,分别对各个水质监测点进行昼夜监测,以保障灾区群众能喝上放心水。  供水告急  8070公里水管损坏  此次大地震对灾区供水管网形成了致命打击。据省建设厅统计,全省共有807

    [阅读全文]

  • 洪水过后及时防疫消毒 绵阳城市用水恢复正常

    [内容预览]

    | 2008/6/13 11:21:09
    本报绵阳6月12日电  (记者刘裕国) 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洪水顺利通过绵阳市境内后,绵阳做好防疫和消毒工作,收效明显。记者在绵阳城区、江油市及该市青莲镇看到,目前,洪水经过的路面已经基本清理干净,绵阳城市供水停止使用备用水源,恢复从涪江取水,这意味着绵阳城市用水将恢复到泄洪前的正常水平。  为了控制疫病的发生和蔓延,江油市及时组织专家对洪水途经的含增、香水、西屏、青莲等

    [阅读全文]

  • 成都市第一批受灾乡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出炉

    [内容预览]

    | 2008/6/11 11:49:14
    重建规划街子镇将“长大”   成都市第一批受灾乡镇灾后重建规划方案出炉   昨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获悉,经过一周时间的紧张工作,崇州市街子镇、三郎镇的规划方案出炉,这是成都市启动受灾乡镇灾后重建工作以来,首批出炉的乡镇规划方案。同步完成的还有街子镇的一个永久安置点——白圣村安置点的规划方案。据该院院长胡滨介绍,按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成都市20个受灾较重乡镇的重建规划将在7月15日前完成

    [阅读全文]

  • 百名专家实地勘察 计划以旅游为拉力重建都江堰

    [内容预览]

    | 2008/6/11 11:46:28
        昨天(10日),在市规划局的组织下,10家参与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概念方案编制单位的近100名专家,来到都江堰市,对城区受灾情况及古堰景区、聚源镇区、青城山镇进行实地勘察。勘察后,不少专家颇有信心地表示,将以旅游产业为拉力重建都江堰,并把都江堰打造成国际旅游城市。据悉,各单位将在7月上旬提出规划方案,届时我市将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n

    [阅读全文]

  • 都江堰修复月内启动 灾后文物重建需60多亿

    [内容预览]

    | 2008/6/7 8:15:57
        昨天(6日),国家文物局通报5·12地震文物受损情况及修复计划。文物重建大约需要5年时间,初步预算需60多亿资金。都江堰是首个启动的修复项目,将在二王庙和伏龙观中选择其一作为第一组建筑,在一个月之内开工。    >>关于损失292件珍贵文物受损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

    [阅读全文]

  • 四川省青川高危堰塞湖泄洪口爆破 拓宽15米

    [内容预览]

    | 2008/6/5 9:10:49
     6月4日18时24分,四川省青川县石板沟堰塞湖大坝实施泄洪口爆破     汶川地震发生后,青川县青竹江石板沟一带形成蓄水1200多万立方米水的堰塞湖,威胁着下游数万人安危,其中蓄水超过800万立方米的石板沟堰塞湖被水利专家定为高危湖。随着雨季来临,高70多米的堤坝随时都可能出现险情。为防止意外发生,武警水电三总队对石板沟堰塞湖大坝实施了

    [阅读全文]

  • 给灾区人民更多温暖的“家”

    [内容预览]

    | 2008/6/2 9:46:57
    连日来,来自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建设大军,牢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嘱托,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四川地震灾区,为失去家园的受灾同胞建起越来越多的过渡安置房。一间间洁净明亮的住房,温暖着灾区人民受伤的心。记者近日往返于都江堰、崇州两地,耳闻目睹了一幕幕感人瞬间。   “有了新房,我们心里就踏实了。”5月30日,都江堰高桥村受灾群众王良辅向记者说起他分到的安置房十分欣慰。他家房屋在地震中严重受损,

    [阅读全文]

  • 地震挡不住污染源普查

    [内容预览]

    | 2008/5/30 11:05:22
    遭受“5·12”大地震袭击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满目疮痍。在环保局办公楼成为危房即将拆除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污染源普查数据丢失和损毁,5月22日凌晨,广元市普查办紧急奔赴青川与县普查办的同志一道查看受损的环保局办公楼,商议营救普查数据的行动方案,最终确定两人一组戴上头盔轮流进入危房,抢出污染源普查表及录入普查数据用的电脑。  5月22日下午14:10分,又一次余震刚过,营救行动开始了,青川县普查办主任

    [阅读全文]

  • 环保能力重建任务十分艰巨

    [内容预览]

    | 2008/5/29 12:29:46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广元市受到汶川8.0级强烈地震的严重影响,损失惨重,全市环保系统基本丧失监测、监察能力。在四川省环保局和省内外应急监测部门的支持下,广元各项监测工作有序进行。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重心已开始向灾后重建、全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上转移,尽快恢复当地环保部门环境监察、监测等能力,已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灾害损失惨重  这次地震破坏性之强、灾害损失之重,极为罕见。机

    [阅读全文]

  • 四川发布灾区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内容预览]

    | 2008/5/27 19:01:15
    医疗垃圾处理能力超负荷,生活垃圾监测能力有限,这些问题都让四川省德阳市环保局监察支队长曾雯担忧。  德阳市目前只有两台医疗垃圾焚烧炉,每天的处理能力分别为300吨和500吨。即使两台焚烧炉满负荷运转,日处理能力也只有800吨,而目前运送来的垃圾约为1000吨。  目前除德阳地区外,其他灾区医疗垃圾处理能力基本能够满足需要。同时,为防止地震次生环境灾害,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前专门下发了《地震灾区医

    [阅读全文]

77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