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三分法”实现生态节水
[内容预览]
| 2012/5/15 4:53:24据新华社银川5月13日电(记者 任玮) 干旱缺水的宁夏坚持“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三分法”治水思路,大手笔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去5年用110亿元投入有效完成了农田灌排设施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节水灌溉面积推进任务,实现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饮水安全以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综合效益。 据自治区水利厅介绍,近年来,宁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分区布局、因地制宜。在北部引黄灌区“节水、挖[阅读全文]
-
首个环境教育宣传周将启动
[内容预览]
| 2012/5/14 23:13:39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张平 崔万杰 刘军 记者 李更虎 银川报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通知,宣布正式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齐同生担任委员会主任,自治区主席助理刘小河、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功、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厅长冯志强担任副主任,财政、司法、教育、国土等21个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 据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日[阅读全文]
-
宁夏完成首批生态移民安置任务
[内容预览]
| 2012/5/14 2:47:00本报讯(记者高鹏)5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领导小组会议上获悉:该工程实施一年多来,第一批75个安置区基本建成,建设移民住房2.46万套,已搬迁安置移民5.05万人。 去年4月,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攻坚工程全面启动。按照规划,5年内各级政府将筹资105亿元,建设274个移民区,对中南部地区7.9万户34.6万人实施移民搬迁,这是我区历史上规模最大、要求最高的移民搬迁工程,协调难[阅读全文]
-
宁夏启动生态移民工程解决扶贫环保两大难题
[内容预览]
| 2012/4/24 10:40:45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廉军):中国西北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11年开始启动一项生态移民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从贫困山区移民35万人,以解决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和恢复生态难题。目前首批3万移民已搬迁新居,过上了新生活。 宁夏南部山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目前仍有105万贫困人口。其中极度贫困的35万人生活在不适宜居住和发展的地方。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成为宁夏扶贫开发的瓶颈[阅读全文]
-
贺兰山经过10多年封山育林恢复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12/4/18 2:12:49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贺兰山,经过10多年封山育林,重新成为一道生态屏障。 贺兰山是我国生态荒漠化治理保护的前沿阵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黄河、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并波及西北、华北及其他地区。 在贺兰山工作了30余年的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李克林说,30年前,贺兰山很少能看见成活的幼树苗,因为当时山上有20多万头牲畜,大量的幼树苗还未长大就被牲畜啃光了。[阅读全文]
-
宁夏“十二五”环保投资需求将达236亿元
[内容预览]
| 2012/4/16 5:05:23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日前召开的政府常务会上了解到,宁夏“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将达236亿元,约占同期G D P的2.5%,比“十一五”期间高0.3%。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宁夏全社会环保投资约为116亿元,约占同期G D P的2.2%。通过加大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力度,截至“十一五”末,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9.38%和14.72%,排放强度分别下降了66.6%和65.8[阅读全文]
-
2012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在行动
[内容预览]
| 2012/4/14 3:15:38中广网银川4月13日消息:(记者郑颖)4月11日至13日,“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行动”组委会兵分两路再次对宁夏银川、吴忠、中卫、石嘴山、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地,就固体污染物防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供水安全保障基本情况等进行环保执法大检查。 2011年,宁夏超额完成“10件环保实事”的办理,环境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全面建成,实现对重点污染排污情况的全天候监控[阅读全文]
-
“日中绿化交流基金”项目已在宁夏造林3万余亩保护黄河
[内容预览]
| 2012/3/26 22:47:04新华网银川3月26日电(记者艾福梅)记者从共青团宁夏区委了解到,“日中绿化交流基金”(简称“小渊基金”)项目在宁夏进展顺利,9年来已成功实施中日青年生态绿化示范林8个,项目总投资1650万元,共植树造林37230余亩,有效保护并改善了母亲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小渊基金”是日本已故首相小渊惠三在1999年提议下、由日本政府援助专款100亿日元设立的对华环保项目,旨在资助日本民间团体与中国社会各[阅读全文]
-
宁夏回族自治区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万亩
[内容预览]
| 2012/3/22 4:15:353月20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去年共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0万亩,超额完成了到2015年年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2万亩的计划。此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手段,使项目区枸杞、葡萄、蔬菜、牧草等经济作物亩均增产30%以上,亩均节水1/3。 截至“十一五”末,宁夏节水灌溉面积已达440.7万亩,占总灌溉面积近60%。“为了实现农业用水节水增效,十二五期间,宁夏回族自[阅读全文]
-
宁夏封山育林成效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内容预览]
| 2012/2/19 8:57:34本报讯(记者吴宏林)2月15日,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造了62年无重大火灾事故的佳绩。当日,从国家林业局传来好消息,在2011年度全国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核查考核中,宁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实绩和成效综合考评获得满分,与云南、河南省并列第一。 我区2002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封育禁牧,10年来,全区共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323.5万亩,天保工程区林业用地面积增加1246万亩,增幅42[阅读全文]
-
宁夏推出我国首部环境教育条例
[内容预览]
| 2012/1/14 22:26:12本报讯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正式颁布实施,《条例》突出了政府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学校环境教育的基础地位,强化了社会环境教育制度,确立了环境教育保障与监督措施。这是我国开展了近40年环境教育以来第一部相关的专门法规。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环境教育工作的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政府设立环境教育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阅读全文]
-
宁夏2011年3万多生态移民入住新家
[内容预览]
| 2012/1/14 16:24:20新华网银川1月14日电(记者 邹欣媛)2011年,宁夏实施中南部生态移民规划投资26.7亿多元,使3万多移民入住新家。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截至2011年年底,宁夏开工建设75个项目区,累计完成投资26.73亿元,建成移民住房2万套,调整开发土地8.9万亩,累计搬迁移民3.05万人,实现移民劳务就业6500人。 2012年,宁夏将围绕完善配套措施、培育致富产业、强化教育培训、加强社会管理等七项[阅读全文]
-
《2011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首发
[内容预览]
| 2012/1/10 16:50:38本报讯(记者 田鑫 实习生 陈思凡)昨日,我区首部以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为研究对象的《2011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首发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仪式上,该书主编、宁夏大学党委书记齐岳介绍了蓝皮书的编撰背景、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朱天奎为该书的出版发行致辞。 据悉,《2011年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蓝皮书》是宁夏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果,也是宁夏大学为地方经[阅读全文]
-
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内容预览]
| 2011/12/29 9:03:55本报讯(记者刘加隆)记者日前从自治区环保厅获悉,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评价结果,2011年宁夏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43.0,较上年度增加了1.6,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属“一般”级别。 全区19个县市区中,泾源县生态环境状况为“优”,比去年上升一个等级;贺兰县、隆德县、银川市和平罗县生态环境状况为“良”;其余各市县均属于“一般”等级。[阅读全文]
-
鸣翠湖获得“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奖
[内容预览]
| 2011/12/26 12:09:16记者12月25日从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到,在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联合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共同主办的“寻找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中,该景区从全国近700家国家和地方湿地保护区及湿地公园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奖。 据了解,“寻找中国最美湿地”评选活动共历时10个月,旨在宣传湿地保护的意识以及传播湿地保护的价值,由气候学、海洋学、生物学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推选专家团队,[阅读全文]
-
新疆尼勒克发放400多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金
[内容预览]
| 2011/12/21 7:33:17中广网尼勒克12月20日消息(记者孙涛 尼勒克台记者屈立龙 阿曼) 日前,新疆尼勒克县举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发放仪式。通过“一卡通”的方式为7680户牧户发放草畜平衡奖励资金1328.7万元,为8869牧户发放生产资料综合补助奖励资金443.45万元。 据了解,尼勒克县草场总面积为919.57万亩,今年将实施草原水源涵养区禁牧15万亩,禁牧补助为每亩每年50元,继续实施2008年退牧还草项[阅读全文]
-
宁夏农村七成人口喝上安全饮用水
[内容预览]
| 2011/12/20 11:02:13“饮水思源谢党恩,民生工程暖人心”,这是宁夏偏远山区喝到甜水的群众,在锦旗上写的话。经过连续5年的持续努力,宁夏农村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60个,达到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口达到827.8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3%。其中,有273万人不仅喝上了自来水,而且实现了自来水入户。 党中央、国务院都在关心宁夏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2006年,全国人大还把它作为重点办理的建议,自治区政府则连续5年将它纳[阅读全文]
-
沿黄经济区打造西北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11/12/10 8:53:43黄河流经宁夏,浇灌了肥美的河套平原,成就了其塞上江南的美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宁夏黄河沿岸面临着水资源紧缺,风沙肆虐,生态破坏严峻的现实考验。 “沿黄经济区的打造有利于构筑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屏障,有利于增强生态恢复和建设能力,整合林业、水利、环保等方面的力量,更好地服务国家生态安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总体来看,建设沿黄经济区对宁夏乃至整[阅读全文]
-
宁夏生态移民经验放声德班大会 解决贫困问题
[内容预览]
| 2011/12/7 11:50:34“宁夏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和减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搬迁了66万人口,‘十二五’还将搬迁35万生态移民,这无论在国内还是世界上都很有影响……”12月1日和12月5日,在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边会上,宁夏发改委副主任马忠玉用流利的英语,向全世界展示了宁夏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解决贫困问题的经验和生态移民减少贫困的行动案例,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 近年来,宁夏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所[阅读全文]
-
宁夏将设立生态移民科技专项资金
[内容预览]
| 2011/12/1 16:22:25新华网宁夏频道11月30日电(记者何晨阳)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宁夏未来五年将设立不低于5000万元的生态移民科技专项资金,在全区移民新村建立科技工作站,培训移民3万人以上,使新品种、新技术在移民地区的推广应用率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 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将宁夏中南部[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