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宁厦 >> 正文

宁夏农村七成人口喝上安全饮用水

Eedu.org.cn 作者:庄电一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0

  “饮水思源谢党恩,民生工程暖人心”,这是宁夏偏远山区喝到甜水的群众,在锦旗上写的话。经过连续5年的持续努力,宁夏农村累计建成集中供水工程560个,达到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人口达到827.8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3%。其中,有273万人不仅喝上了自来水,而且实现了自来水入户。

  党中央、国务院都在关心宁夏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2006年,全国人大还把它作为重点办理的建议,自治区政府则连续5年将它纳入10项民生计划并列为要办的30件实事之首。这项工作也被列入市县的考核内容。自200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为此累计投资已达15.16亿元。自治区水利部门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实行分区治水:引黄灌区,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实现供水入户,重点解决水质型饮水安全问题;中部干旱带,以引客水为主,建设7个重点供水工程并续建已有工程,解决饮水困难问题;南部山区,以利用当地水为主,中、小、微型工程并举,着力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工程,给一些农民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水车改行了,水罐作古了,毛驴退役了。”大量群众因此告别饮用苦咸水、高氟水和靠车拉运、靠驴驮运、翻山越岭背水的历史,人畜共饮的现象也基本消失了。

  短短几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饮用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后,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提高,原来经常发生的疫情、疾病也大为减少,医疗费用也因此有所减轻。用水方便了,许多农民的生活习惯由此改变了。有的地方一通上水,农民就买洗衣机、淋浴器和其他卫生洁具,有的农民还就此搞起了“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植树、种草、养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还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许多青壮年从找水、拉水、背水中解脱出来,外出打工、经商、跑运输,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吴忠市利通区马莲渠乡的回族群众擅长养奶牛,但过去因为水质不佳,影响了牛奶质量。水质改善后,牛奶好卖了,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农民收入也因此增加。记者庄电一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