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生态处于“中偏上”
报告负责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象伟宁教授通过图像分析称,伴随近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科学发展,长三角生态环境状况已开始明显好转。按照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环境质量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 (EI),5年间全区域指数为 “优”的面积比例从 20.85%增至25.76%,尽管“良”和“一般”的面积比例虽下降了2个多百分点,但“较差”和“差”的面积比例也分别从7.28%降至5.42%、从0.99%降至0.22%。
根据城市化率、GDP、生态环境状况指数3个方面比较,报告研制团队将长三角城市发展形态分为7种类型。最佳形态是“高级协调型”,目前仅杭州一地。上海、苏州、南京、无锡等已属于“过度发展型”,部分非一线城市“摊大饼”从发展滞后型变为过度发展型。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江苏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钱塘江源头市长的生态观:将整个县域建成大公园 中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 仍缺林少绿生态脆弱 澳大利亚企业家捐助拯救濒危犀牛保护生态 生态好 白鹭飞 建立联合整治机制推进长三角生态环保一体化 让生态“守望者”不吃亏 建设林业保生态 鄱阳湖生态地质环境学会成立 长三角深陷雾霾 能源局称同因煤炭消耗多造成 好生态是最宝贵遗产 生态“加减法” 宜居新城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