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Eedu.org.cn 作者:侯纯扬    资讯来源:青岛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9
   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长 侯纯扬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淡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沿海11省(区)市,以全国15%土地养活了全国40%人口 ,创造了全国67%国内生产总值,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沿海地区淡水资源十分短缺。2003年,沿海11省区市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4,大部分沿海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2020年北方沿海四省(市)缺水量将分别达到166~255亿立方米和273~393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远不能适应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与其他蓄水、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等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传统措施相比,海水利用是一种可持续、长久解决水资源缺乏的方式。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775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水总量约7000亿立方米,替代了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食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等。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度为1.8万多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利用海水的条件十分优越。因此,在我国充分利用海水资源,通过海水淡化增加水源、通过海水直接利用替代淡水,弥补蓄水、跨流域调水等传统手段的不足,增加水资源总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解决我国沿海地区淡水短缺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海水利用业正处于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具备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已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积极开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矿井水利用。”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海水预处理技术,核能耦合和电水联产热法、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浓盐水综合利用技术等。”我国首部《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颁布实施为海水利用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05年8月18日,我国首部《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实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的颁布,是我国海水利用事业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海水利用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