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农村环保
陕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县,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目前,全县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11.5万吨,其中3%未被有效利用。
为此,陕县突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重点任务,优先解决农村地区突出的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作物秸秆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力度,重点保障农村污染防治必需的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项目为支撑,把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环境问题,做到分步实施,扎实推进。通过开展农村改水、改厕,逐步清除简易厕所,结合“一池三改”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工程,资源化利用人畜粪便,引导农民绿化、美化村庄环境,逐步改善村庄道路状况,建立统一的农村垃圾站,做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技术等多种处理方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对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小区实行规范化环境管理,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小区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加大土壤污染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用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搞好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引导农村经济社会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
至2010年底,陕县将初步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基本实现道路平整、庭院整洁,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部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区域与流域养殖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得到改善,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境意识得到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为此,陕县已选取10个行政村,重点实施以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示范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示范作用。全县建设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个乡镇达到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创建10个市级生态文明村、两个省级生态文明村,创建8个沼气生态农业示范村、两个示范乡镇,建设2.5万个户用沼气池,并在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两个中小型沼气工程。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