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节能减排关键在于创新与落实能效政策

Eedu.org.cn 作者:郭锦辉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3
  “为了实现能源效率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要做三件事:落实,落实,还是落实。”12月1日下午,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国际能源署联合举行的“能效政策创新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上,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呼吁。

  据分析,节能和提高能效是目前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最低的方法。在过去几年,国际能源署曾向其28个成员国推荐了涵盖跨领域活动、建筑、电器、照明、交通运输、工业及公用事业等7大领域的25项能效建议。

  国际能源署预测,如果这些措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行,到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每年可以减少大约82亿吨——相当于目前欧盟每年排放总量的两倍。

  然而,国际能源署的评估显示,目前尚没有一个成员国“完全”或“基本”执行了57%以上的能效建议,有两个成员国仅“基本”执行了不到10%的建议。按领域来看,各成员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效政策执行最不令人满意。

  田中伸男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政府的行动不足;二是政府缺少足够的技能来设计、执行和评估能源能效政策。他呼吁各国应将口号转化为行动,尽最大努力实施能源效率政策,以免错失良机。

  不过,国际能源署的专家认为,在有些领域,中国在能效政策和执行方面做得非常快,其成员国要向中国学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中国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但潜力巨大。中国完全有可能实现中长期的节能减排目标,但这有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可操作的战略规划和总体行动方案、健全法律法规、制定能效标准。

  在侯云春看来,中国当前节能减排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方面,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节能减排的制度设计和执行方面,还存在体系不够健全、经验不足和操作简单化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十二五”时期,中国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通过系统、可行的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地方政府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此外,还要进一步理顺能源、资源价格机制,使能源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企业和个人提高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