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别做减法
遥想当年南昌玉带河打造之时,百姓翘首以盼:盼成形之后,一河光影动,绿满英雄城,吸引几多眼球,得到几多赞扬。
然而,这几年,玉带河中的水浑了,虽几经整治,至今依然难还清澈。
水浑了,一河光影的美丽打折了。如今,因为一条新路即将在此穿过。为此,河边的景观带也要“背井离乡”了。
花草树木快没了,周边的居民真急了。为什么急?原因很简单,大家是真正的受益者。早上晨练、晚上散步,这里是最好的场所;闲时,这里是下棋唠嗑的好地儿;烈日当头,这里是最好的避暑处……
所以,大家觉得太可惜了,希望在砍树方面,有关部门在决定之前能慎之又慎,不要在修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之时,又让大家留下新的无可奈何、扼腕叹息。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反复强调,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生态水平,建设宜居城市。这也几乎早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在高调建绿的同时,社会上毁绿现象却层出不穷。这俨然就是一个魔咒。
这次玉带河部分景观带“集体搬迁”,理由很充分,为缓解南昌市目前的道路交通压力,打通二七南路至建设路口,景观带只好牺牲、让路。生活在城市中,你不是经常在抱怨出行道路拥堵吗?
讨论及此,又生疑问:有朝一日,即使城市的道路四通八达通畅了,绿化却在减少,那还是一座生态宜居的城市吗?难道解决交通拥堵,就只能拿城市绿地“开刀”吗?这似乎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生态容忍度”。
城市绿化贵在坚持、重在规划,绝不能一边做绿化的“加法”,一边做绿化的“减法”。那些生于毫末的树木,在城市里艰难扎根生长,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里越发显得珍贵,不料在斧锯之下,几分钟就终结了“光合作用”,令市民痛惜,也令城市无颜。
生活在一个碧水蓝天、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城市,是我们的梦想。正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有太多的钢筋水泥,所以才要对这些“城市绿肺”、休闲场所给予充分尊重和保护。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多考虑一下“生态交通”?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