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自然保护区划定须重新审视

Eedu.org.cn 作者:丁佳    资讯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8

  尽管坐拥全球最丰富的植物资源,但中国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却并不令人满意。中国大大小小2000多个自然保护区,究竟能否为各种生物提供一个可靠的庇护所?

  尽管2010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但美国《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却显示,各国政府承诺的到2010年显著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的目标并没有实现。

  进入2011年,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而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中国,又该怎样去守护这些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生命?

  生态学家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9月7日,《生物科学》(Bioscience)杂志刊登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桑卫国、马克平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Jan C. Axmacher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作者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作了分析,并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的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些建议。

  东西分布不均衡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将近3.3万种维管植物。其中,大约一半的种子植物是中国特有种,9300种属于中草药。

  中国对自然植被的开发和利用从几个世纪前就开始了,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境退化和资源减少的状况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只有东北、内蒙古和西南部分地区还残存着一些天然森林。

  为了保护仅存的资源,中国建立了大大小小2395个自然保护区。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保护区掌握着区内完整的植物资源名录,1/3的管理者甚至不清楚自己保护区的精确位置和范围。

  “保护区的地理分布也十分不平衡。”桑卫国告诉《科学时报》记者,我国西北、东北地区保护区偏多偏大;而东部地区,特别是比较发达的地区,保护区面积却偏小,而且彼此分散,没有达到保护的效果。

  目前,全国4个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分别位于西藏、青海和新疆,占到全国保护区总面积的60%,西部12个省份的保护区面积占全国的85%。“西藏的喜马拉雅保护区是全世界最大的保护区,但实际上作用有限,因为那里本来就没有什么人烟。”

  珍稀物种漏网

  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基于全国森林保护区的数据和中国特有植物物种分布数据作了进一步分析。两幅地图叠加起来后,他们发现,一些中国特有和珍稀物种并没有被圈进保护区。

  在野生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云南和四川,保护区总面积却只占到全国的3.4%。我国有超过50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但是专门针对特有或濒危植物设定的保护区却非常少。

  “我们为珍稀、特有物种设立的保护区还不够。比如许多兰花种类和一些农作物的野生种群,它们的分布范围非常小,就没有纳入保护区;我国一些岛屿上生活着珍贵的蛇类,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

  在桑卫国等人看来,对一些关注度高的物种设立的保护区过多、过大、过滥,存在着一定的重复保护问题,而另外一些重要的物种却被忽略。

  “许多保护区最初建立的时候,主要考虑的是自然条件。”桑卫国说,“现在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保护区的划定。”

  不能忽视人的发展

  桑卫国去黑龙江伊春丰林自然保护区考察的时候发现,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但当地林区老百姓中,却有一半人已经到外地打工去了。

  放着这样的世外桃源不住,这种现象在很多城里人眼中显得不可思议。但在这些林区人心中,却有着不一样的诉求。

  “我们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林区人看到外面的世界发展得这么快,自己的生活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难免心里会有不平衡。我们不能要求这些人为了保护物种而不发展自己,这是不公平的。”

  人与自然究竟有没有共存、共赢的办法?究竟有没有一种机制,可以让人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同时也能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

  桑卫国在林子里绕了几圈之后,有了个主意。

  “我们考察之后发现,丰林自然保护区虽然看起来比较完整,但保护区内的生物层次是缺失的,位于食物链顶级的大型动物是没有的。那里的自然条件优越,对人的健康大有裨益,然而去旅游的人却很少,就是因为可看的东西不多。”

  于是,研究人员给当地政府写了建议,认为无论从生态系统功能完整性保护的角度,还是从保护区管理和运营的角度来说,都需要进一步扩大保护区范围,或者重新引入在当地消失了的大型动物。

  “肯尼亚等国都有这种先例,他们在保护区内重新引进一些观赏性强的动物,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能够吸引许多外国游客,维持当地人民的生活。”(丁佳)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