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不能忽视发展的生态平衡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西安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27

  以科学的态度改善了生态区的系统循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业院研究员 唐守正

  这九年来,浐灞生态区的实践说明了一件事情: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解决我们自己的困难,关键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做事情。

  从大的角度来讲,生态的问题是包括天地和中间的生物整个系统大循环的问题,这也是生态区的使命。也就是说,生态区的任务就是让人工的建筑和自然环境更好地衔接融合。生态区不仅要把环境建好,美观了、绿化了、水流了,还要追求生态区高效运转、尽量节能。

  西安地处内陆,水资源虽然并不丰富,但却有几条城市河流,比较好调度,西安建设这个以水生态修复与治理为主要任务的城市生态新区,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再加上区域管理者执行有力,才有现在这么好的场面,确实是很鼓舞人心的。

  利用优势资源推动生态优势再转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 费维扬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重视了。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发展高新产业、创意产业等,将是很好的路径。西安在这里建设西北金融中心,对生态区的建设也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生态园区是绿色的,我们强调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区应建设绿色交通系统,同时让旅游创造更多的财富,把服务业搞好,会有很多实质性的增收,也更加有利于区域的持续发展。

  西安高校众多,文化雄厚,这些都是进行生态区建设工作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同时生态区的实践也可以推动学校的教学科研,对加深理解文化遗产和宣传也很有好处。

  把浐灞生态发展思路建设成西北的一个样式

  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慈龙骏

  我非常认可浐灞生态区的发展思路和理念,以“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发展支撑生态重建”的发展思路,探索在河流综合治理中谋求城市的发展,不仅在西安、西北,在全国这种思路都值得推广和执行。尤其在西北,这种生态区建设模式都是有引领作用的。

  生态区在发展的同时提升了环境质量,而且改善了人居的条件,这是生态建设中把科学、技术、功能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是和西安党政领导坚强的决心,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坚实的工作基础和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专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三者的紧密结合,产生了这样的成果。作为西北第一个国家级的生态区,也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级生态区称号的这样一个开发区,浐灞生态区是全国生态区建设的一个样式。

  作为生态区的湿地系统,要保持原生态、原始的湿地代表性植物和群落,要注意树种、草种的多样化,要有丰富的灌溉系统。

  科学规划扩大湿地公园的各种物种生存空间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 马广仁

  西安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建成面积如此之大的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其决心和效果令人赞叹。同时在生态区里建设西安金融中心,特别是欧亚论坛的永久会址也在这里,这些理念比较新、措施比较好。目前很多湿地公园都存在开发过度的现象,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努力,也非常重视湿地保护理念的宣传,比如科普馆。如果浐灞能在保护中给动植物多留些生存空间,就会更好。

  注重细节 才能更好促进“博”与“专”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李周

  我这两次来,感觉到中国速度的革命,第一是恢复植被,第二是把生态重建和经济发展进行很好地整合,第三是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结合,这是很值得肯定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更好地促进“博”与“专”的关系,要更好地处理科技和文化的关系。要在各地文化的展示中更好地突出西安的文化底蕴,要把生态文化跟中华文化结合起来。

  要注重细节,包括规划的细节、土地利用的细节、概念的细节,在有气派、有气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细节做好,使它更精细、更精准、更精巧。

  以循环低碳的理念建设一个生态文明新窗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 潘家华

  浐灞生态区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通过改造重建保护自然,在修复中间发展,生态优先、基础先行。它的理念和许多做法,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里是生态文明建设一个很好的示范中心,是一个体验的场所,是一个创新的基地,也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平台,是我们搞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窗口。

  要做到示范中心、体验场所、创新基地、和谐的平台,首先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我们如果把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地热能、沼气应用起来,我们可以不仅仅打“低碳”、而且可以打“负碳”的口号出来。生态区要通过绿色交通体系、污水处理、养老服务、都市农业的展示和体验,来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

  不断改革创新加快城市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牛凤瑞

  我们搞地方建设、发展经济,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干大事、谋大事、干实事。所谓干大事,干实事,就是从当地的情况出发,抓住矛盾,占住战略高地,确定我们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200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成立浐灞生态区,就体现了谋大事的远见,浐灞生态区建设的成功,证明了城市是财富创造的中心,同时也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中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依托城市搞生态保护,更有效益、也更有效率。

  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国内需求,也是优化结构的主体平台,我们既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又低成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要提高城市化的自觉。

  我们建设第一线的操盘手,在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突破旧的体制束缚的时候,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保证生态区建设的顺利成功,同时大大减少了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弊病。

  发挥生态优势做好金融产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副理事长 孙若梅

  国家级生态区确实是为我们今后,无论是生态创建还是生态文明,都有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在做区域的规划、布局时,国家级生态区,要在相关的标准、认证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从大西安的角度来讲,在生态区做金融产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生态资本和经济系统当中的金融资本的结合,可能会比较快地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定位在大西安的金融商务区,必然具有聚集效应,在有限的土地上积聚非常多的高端人才,这是很有示范意义的事情。

  把生态理念融入社会发展各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秘书长于法稳


  进行两型社会建设,应该走资源节约之路,包括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通过科学的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和城区基础设施的供应能力,来确定生态区内人口规模。也就是在城市建设中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同时人对自然生态环境健康也有责任,这个城区住房方面,可能要多一些高层的、多元化的体系,将生态区建成适宜不同收入群体居住的区域,构建一个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城。

  社会文化体系建设中,应该把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我们社会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说,我们文化体系的建设要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来建立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