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别把“外人”随便领进家

Eedu.org.cn 作者:叶晓婷 郑挺颖    资讯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1

 

  

  警惕无意引进的物种

  英文的“检疫”(Quarantine)一词,原意是“40天”。该词源于公元14世纪,意大利港口城市威尼斯规定外来船舶抵达口岸,必须离岸停泊,经过40天的观察和检查,确认船员和装载物没有携带传染病病菌,才允许登陆上岸。这种原始的隔离方式,对当时防止传染病——“黑热病”的传播起了关键作用。后来,产生了今天的动植物检验检疫。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林业局,对1992年制定的《84种进境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做了修订,由农业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共有437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列入名单。进出境检验检疫部门依照名单,每年根据进口的货物、进口的国别,做有针对性的抽检。

  据质检总局官网数据,201311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境农产品的检疫中,共截获有害生物193447076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1334046次,其他有害生物180143030次。截获的有害生物主要来自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越南、加拿大、泰国、俄罗斯、阿根廷、韩国、日本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哪些物种应该列入检疫清单呢?得根据国际贸易情况,比如从哪些国家进口什么物资,当地有哪些危害性的物种;还有些在国外没有危害,入境后变成有害的入侵物种,一发现可能会大规模爆发,就得马上增补检疫对象清单。他说,确实有相当一部分无意引进的物种,并不在有害生物名录上,但进来后引发了物种入侵。

  

  检验检疫可成贸易壁垒

  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非税技术贸易壁垒的作用日益突出。许多国家加入WTO后,为防止生物入侵,都对进口农产品制定严格的检疫标准;同时也发挥了保护本国农业和贸易的作用。比如2000年,菲律宾以我国受外来物种苹果蠹蛾入侵为由,禁止进口我国的苹果。苹果蠹蛾原产欧亚大陆中南部地区,是一种危害苹果、梨、樱桃、板栗等果实的入侵物种,被我国列为一类检疫害虫。

  为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被公认为全球检验检疫措施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各国与澳谈判自由贸易协议时,进口产品的检验检疫制度是最难谈判的领域之一。

  在技术贸易壁垒中,“外来入侵生物是柄双刃剑,完全可以用于保护国家利益”。比如,2012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在进口自菲律宾的菠萝和香蕉中,多次截获新菠萝灰粉蚧;深圳、山东检验检疫局分别从进口菲律宾的香蕉中,截获香蕉肾盾蚧、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这些检疫不合格的香蕉都被退回。

  

  

  我国有二百多条检疫犬

  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很严,它的邻居新西兰也不逊色。新西兰经过训练、嗅觉灵敏的检疫犬,在机场的行李大厅内嗅查入境旅客的行李,防止其藏匿动植物检疫违禁品。同时,检疫官还会对入境旅客的行李都进行手检或X光检查。若检出未申报的动植物检疫违禁品,就算是疏忽漏报,也会被当场罚款200新元(约合人民币990元);如果明知故犯、隐瞒不报,就会被起诉,可能罚款1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9.5万元)和5年以下监禁。由于严格的检疫制度,许多在世界各地肆虐的有害生物,在新西兰都找不到踪迹。

  我国的检验检疫手段也不断创新,2002年,北京检验检疫局在系统内率先应用检疫犬,以弥补传统的手检和X光机(不破坏物体的前提下来探测内部结构)透视检查的不足。截至20136月,全国已有20个直属检验检疫局的57个口岸配备了212条检疫犬。

  加大检疫力度能有效控制一部分生物入侵,但“靠这个手段来完全控制是不现实的”,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检疫制度、检疫技术都非常厉害,也无法杜绝生物入侵。

  

  

  “谁玩谁掏钱”

  绝大多数国家对生物入侵与气候变化这两大问题都高度重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曾签发总统令,要求成立一个入侵物种理事会,协调、监督相关工作。目前我国农业、环保、林业、卫生、动植物检疫、海洋等多个部门也已经联合行动起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于2003年批准成立“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并责成农业部牵头,协调其他先关部门的管理工作。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也承担国家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物种资源(含生物遗传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等。

  在立法方面,我国先后颁布了《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但它们多是对危害动植物的特定有害生物做检疫,对环境的生物安全方面还较少涉及。

  对付生物入侵,美国就立下“谁玩谁掏钱”(Who PlayWho Pay)的规矩。比如,有的南方城市搞建设,从国外引种棕榈科植物,如果检疫不严格,就会引进外来害虫红棕象甲等。“如果是在美国,引进者就得掏钱治理。谁引种谁负责,经济上的风险很大。”

  

  内检注重阻截灭除

  外检拦截有害入侵物种的例子不胜枚举,内检截获入侵生物的报道也不少见。外检注重国际进出口贸易中潜在有害生物的检验检疫,内检则注重对已入侵生物的扩散阻截与灭除治理。内外检各负其责,形成有效的预防与拦截的工作体系。如各省都设有动植物检疫监督检查站,这是防止外来物种引发疫情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国家层面,针对重大外来有害生物如苹果蠹蛾、马铃薯甲虫、红火蚁、扶桑绵粉等,一经发现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公众对生物入侵的认知度不高

  普通公众防范生物入侵的意识有待提高。比如,有人喜欢从国外携带或邮寄花种、昆虫、龟类、蝎子等入境,带回家养,其隐患就很大。公众不清楚哪些属于禁止进境物,主动申报出入境携带物的比例较低。根据质检总局官网的信息,201311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入境旅客携带物和邮寄物里共截获禁止进境物34061批次,从禁止进境物中检出有害生物2730批次。

  例如,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旅客携带入境的苹果中,检出苹果黑星病;云南局从来自泰国的旅客携带的椰枣中检出果实蝇属,从来自缅甸旅客携带的辣椒中,检出辣椒果实蝇等等。

  这些非法携带、邮寄的未经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极易造成疫病蔓延,由于滞后性,一开始种群很小,到了比较适宜生长的环境,会逐步扩大。潜伏期短的有几个月,长的达几年,如果爆发成灾,将给我国农林畜牧业、生态环境,甚至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据调查了解,旅客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偷偷带水果回国的案例很多,就像随随便便把“外人”领进家门一样,这亟需开展科普教育。检验检疫部门只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除了依法截留销毁外,仅对违法当事人处以最高5000元人民币的罚款。违法成本低,也是许多人不把这当回事,罔顾国家利益的原因。(本刊记者    叶晓婷 郑挺颖)

  

  

  环境百科

  中国检验检疫管理体制

  1949年,新中国中央贸易部对外贸易司设立商品检疫处,负责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1950年,农业部开始在全国建立病虫防治站。19513月农业部成立病虫害防治司,开始探索国内植物检疫工作。19642月,农业部负责对外植物检疫工作。随着进出口贸易量日益增加,内、外检疫任务日益繁重,分工越来越细,林业检疫和进出境检疫工作分别于1979年、1998年从农业部分离出来。我国现行动植物检疫管理体制由3部分组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进出境动植物检疫(简称“外检”),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分管国内检疫(简称“内检”)。

  我国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领导各地直属检验检疫局的工作,在全国共设有35个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陆空口岸和货物集散地设有近300个分支局和200多个办事处,在重要口岸、机场、港口、进口货物积散地、出口基地等及其附近,对重大危险的外来生物及突发疫情进行长期监测。(叶晓婷/整理)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