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外来物种威胁南宁生态系统
食人鲳(资料图片)
今年6月份,南宁发生红火蚁咬伤市民事件;7月份,柳州一市民在游泳时被食人鱼咬伤。这两条关于外来生物伤人的事件,引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民众不禁担心,外来生物入侵,会破坏本土生态平衡并引发灾难。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的疯狂袭击,不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导致森林、水域和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那么,目前“入侵”南宁的主要有哪些外来生物,又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该如何“防御”和管控?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相关部门以及市内各花鸟市场展开调查,揭开外来生物入侵背后的秘密。
据粗略统计,其中入侵南宁市的鱼类外来物种有7—8种,林业害虫类外来物种有5—6种。
福寿螺
据了解,福寿螺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流域。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台湾水产养殖业者将之当成美食引进到台湾。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开始养殖福寿螺,后因其肉质太松而失去市场。养殖户纷纷弃养,将福寿螺抛进水沟、池塘。不到几年,便酿成螺灾,现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危害水稻等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
2003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
入侵程度:★★★★★
危害程度:★★★★★
原籍: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国,2003年3月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
危害:咬食水稻等农作物可造成严重减产
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而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雀鳝
今年5月份,南宁一名市民在邕江捕捞到一条怪鱼,体长30多厘米,重约300克,背部呈墨绿色,长着一张酷似鸭子的嘴巴,牙齿尖利。对这条怪鱼,身边的人都说不认识。后经有关专家鉴定,这条鱼竟是名列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的雀鳝。
7月12日,记者就此咨询了广西水产研究所著名鱼类专家周解。周解表示,近年来在邕江不时发现雀鳝的身影。这些野外生长的雀鳝体型已经很大,说明邕江的水体适合其生长,但应该还未形成种群。据他推测,雀鳝能够侵入邕江,可能是一些市民将这种鱼当观赏鱼来饲养,之后不慎使其逃走或随意抛弃所致。
入侵程度:★★
危害程度:★★★★★
原籍:北美或中美
雀鳝是鳝科,产于北美或中美。
与弓鳍鱼近缘,同隶于全骨总目。主要栖于淡水,但有的种可降入半咸水甚至咸水。常像圆木一般,浮于流动缓慢的水面晒太阳并呼吸大气中的空气。有锐利牙齿,是大型凶猛鱼类,肉食性,背鳍靠后,尾鳍圆形,最长的据报道可达6米。雀鳝肉可以食用,但卵有毒。
危害:或致本地鱼类灭顶之灾
由于雀鳝其生性凶猛,生存能力强,若任其在本地繁衍,将对当地渔业造成巨大危害。它出现在天然水域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以肉食为主,极可能对本地鱼类造成毁灭性的危害。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