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环保成为生活方式

Eedu.org.cn 作者:魏彧    资讯来源:天津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0
  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排污治理,完善法制保障,加强环境监管……政府在行动,企业在行动,专家在行动。今年两会环保、治污、生态等议题持续升温。

  “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了的红灯。”同样,雾霾也向我们的生活方式亮起了“红灯”。在抱怨“十面霾伏”、“土壤恶化”,要求铁面问责的同时,每个人也都应该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的消费理念、出行方式、生活习惯等等。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我们带来快捷的同时,也给土地留下了大量垃圾;越来越多的大排量轿车带来了舒适与体面,而交通拥堵、尾气排放也带来了“城市病”……

  “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从自己的后代那里借来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让别人或者后代承担过度使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果。”《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的这句名言,一语中的。

  向污染宣战,更要向不文明、不健康、不绿色生活方式宣战。今年两会低碳清风扑面,会场上矿泉水瓶的“实名制”,人大代表骑自行车上会……既是会风转变的体现,也是代表委员向全社会的示范与呼吁。

  同呼吸,共行动。选择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职责。享受社会文明成果,更要学会对大自然感恩,学会珍惜宝贵的环境资源。我们需要科学的环保举措,严格的环保法规,顺畅的环保体制机制。我们更需要把这些措施规范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呵护好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