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一条绿色的哈达:青藏铁路不留生态环保“伤疤”纪事
理念:渗透全员
“我们这里6月飞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你就带棵青草来吧。”在海拔4000多米昆仑河河畔施工的一个指挥部的项目经理陆卫东这样叮嘱准备前来探亲的妻子。他的妻子从安徽淮南出发,一路上长途跋涉,却始终不忘给小草喂“矿泉水”。在她的悉心照料下,这棵绿意盎然的小草终于来到了昆仑山脚下。
广袤的戈壁和茫茫的雪山让绿色更显得弥足珍贵,为了把绿色点缀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铁路建设者们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时刻关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精心呵护着这里的每一寸绿地。先是唐古拉山以北一些施工单位,在植被难以生长的路段,保留施工范围内路基和施工车辆经过处的地表植被,逐段切块,将其连同腐殖土异地假植保存,被叫做“草皮搬家”,等路基成型后,在覆盖到已经完成的路基边坡或施工场地表面,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家住长江尾,来到长江头。保护长江源,就是保护家乡水。”“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这样的标语在青藏铁路的工地上随处可见。在青藏线的施工中,环保不只是上级的要求,建设者们把青藏高原当成了自己的家,把这里的动物植物当成了朋友。
一只美丽的小猎隼跌落在了北麓河厚层地下冰试验段驻地附近的路上,该段建设单位炊事员徐进彩见它受了伤,就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驻地,专门用菜篮子为小猎隼做了一个窝,职工们每天给它喂食,经过几天调养,小猎隼变得精神起来。大家见它有能力飞翔了,就把它放归了大自然。职工们说,小猎隼飞走的时候,他们心里挺舍不得的,小猎隼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海拔4650米的高原淡水湖———错那湖位于藏北草原安多县境内,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它是当地藏族群众心目中的“神湖”。青藏铁路与它擦身而过,最近处只有十几米。为了不惊扰“神湖”,施工人员用13万个沙袋垒成长达20多公里的防护堤,被称为“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有效防止工地的污泥浊水进入湖里。
5年的时间,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最近青海省内的一条铁路准备开建,指挥长是刚刚从青藏铁路上下来的,在研讨铁路建设的环保措施时,这位指挥长的详细建议让当地环保部门大为惊讶。也许正像一位专家所说,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将把环境保护的理念带到今后更多的工程建设中。
坐在火车上向窗外看,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高原上,藏羚羊悠闲地走动,映衬着远处的皑皑冰川雪山,天际间飘来的若隐若现的牧歌……戴上“绿色哈达”的青藏高原将更加美丽迷人。
Tags: 绿色,青藏铁路,生态环保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300多只藏羚羊顺利通过青藏铁路 迁徙产仔开始 《自然》:藏羚羊已基本适应青藏铁路通道 “绿色 奥运”理念 姜斯宪:海南未来发展紧扣“绿色”主题 环保与绿色成为中国民众的自觉追求 全国青少年生态环保志愿行动开启 二氧化碳变汽油:“绿色”能否“自由” 向巴平措:青藏铁路没对西藏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蓝天上的“绿色”竞赛 美国流行生态环保殡葬 美大学提出12个简易办法让2008生活更绿色 杭州生态环保开始大考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