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卖污染"指标"发财? 科技部呼吁:碳交易莫短视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清洁技术投融资峰会上,国家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清洁技术发展处处长彭斯震表示,目前国内CDM项目引进的是资金而非技术,即把我国二氧化碳的指标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国外公司。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认为,推进CDM项目不能短视,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贱卖碳排放指标不是办法
自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到全球气候变化工作当中,并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绿色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已批准1000多个CDM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24个项目,占总数的16.66%,我国已经成为仅次印度的第二大碳交易国。
尽管数量与日俱增,但引进的却仅是资金。彭斯震表示,国家所有的CDM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引进的技术,全是资金,即把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指标卖给了国外的公司,而且是以低廉价格卖出。“欧洲发达国家的大量公司都在中国购买二氧化碳,然后将买到的二氧化碳拿到欧洲市场交易。我们卖给他们是15欧元,他们拿到欧洲市场的交易价格可以卖到30~40欧元。”
彭斯震表示,CDM项目对于中国而言,最核心的是技术引进而非资金,虽然我国也有一些研发技术,但是并不成熟。科技部相关人士认为,我国推进CDM项目,实际上是想利用这个平台,来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
节能联合体正在组建
北京海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宏表示,尽管政府已将节能减排列入“十一五规划”中,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一系列微观措施的跟进。比如说电机的节能,此类产品是耗能主体。已经有新技术可以让电机节能20%~30%,但是目前仅有海瑞一家资金的介入,新技术的推广缺乏政府的介入,无法形成产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向宏透露,目前一个联合体正在组建,将一些节能减排大企业与上游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渠道,在发现新技术、好项目时,能够借助政府系统支持和推动,对接VC和PE。“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下设的这个联合体目前已吸纳100家企业,并将于5月中旬开始运营。”
名词解释
CDM是英文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的缩写,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跨界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三种机制之一。我国为发展中国家,CDM就意味着发达国家拿资金和技术买我国额外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
上一篇资讯: 环境保护部:今年以来全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53起 下一篇资讯: 北京沙尘暴源将种植千余公顷碱蓬
贱卖碳排放指标不是办法
自签订《京都议定书》后,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到全球气候变化工作当中,并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绿色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已批准1000多个CDM项目,在联合国成功注册24个项目,占总数的16.66%,我国已经成为仅次印度的第二大碳交易国。
尽管数量与日俱增,但引进的却仅是资金。彭斯震表示,国家所有的CDM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引进的技术,全是资金,即把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指标卖给了国外的公司,而且是以低廉价格卖出。“欧洲发达国家的大量公司都在中国购买二氧化碳,然后将买到的二氧化碳拿到欧洲市场交易。我们卖给他们是15欧元,他们拿到欧洲市场的交易价格可以卖到30~40欧元。”
彭斯震表示,CDM项目对于中国而言,最核心的是技术引进而非资金,虽然我国也有一些研发技术,但是并不成熟。科技部相关人士认为,我国推进CDM项目,实际上是想利用这个平台,来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
节能联合体正在组建
北京海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宏表示,尽管政府已将节能减排列入“十一五规划”中,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一系列微观措施的跟进。比如说电机的节能,此类产品是耗能主体。已经有新技术可以让电机节能20%~30%,但是目前仅有海瑞一家资金的介入,新技术的推广缺乏政府的介入,无法形成产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向宏透露,目前一个联合体正在组建,将一些节能减排大企业与上游进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产业渠道,在发现新技术、好项目时,能够借助政府系统支持和推动,对接VC和PE。“国务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下设的这个联合体目前已吸纳100家企业,并将于5月中旬开始运营。”
名词解释
CDM是英文CLEAN DE-VELOPMENT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的缩写,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跨界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三种机制之一。我国为发展中国家,CDM就意味着发达国家拿资金和技术买我国额外的二氧化碳的减排量。
Tags: 污染指标,碳排放,碳交易,CDM
责任编辑:ahaoxie>> 相关资讯:
碳排放交易更当着眼于指标换技术 跨国巨头紧盯中国碳排放指标 AIG将注资$400万 预测:中国碳交易市场将达500亿美元 碳交易,能否担当节能减排技术提升重任? 科学家认为碳排放趋零方可拯救地球 中国碳交易量跃居世界第一 美一分析报告称:“关起门”的碳交易问题多 欧盟签署首个国际碳交易协议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是中国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渠道 谁来为碳排放付费?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