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气候专家称严重干旱还将持续

Eedu.org.cn 作者:林英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6
  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降水量之少为30年一遇,部分地区达到了50年一遇。

  据气象部门统计,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京冀晋豫鲁苏皖陕甘9省(市)平均降水量11.6毫米(常年值为30.9毫米)。河北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北京、河南为第三少值。9省(市)平均无降水日数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其中河南为历史同期最多,河北、山西为历史同期次多。北京、河南等地已超过100天无有效降水。

  由于降水异常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均出现严重干旱,河北南部、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达到特旱,干旱天气已持续3个多月,出现了秋冬连旱。严重干旱和气温偏高,加速了土壤失墒,麦区出现不同厚度的干土层,严重地区出现土地干裂,对上述地区的冬小麦生长造成很大影响,部分地区出现麦苗枯死现象。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张培群今天指出,造成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严重干旱的原因,是去年10月下旬以来影响我国的大气环流异常。他解释说,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交汇才会形成降水。入冬以来进入我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来说偏强,但是南方的暖湿气流一直比较弱,很难将水汽输送到我国北方地区,所以北方过来的冷空气造成了大风降温和寒潮,不能形成降水。

  张培群说,气象部门正在密切监测天气情况,全力做好抗旱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但是根据目前掌握的气象资料分析,还没大的降水条件出现,旱情在近期还很难缓解。在2月中旬左右,北方将会出现较弱的降雨过程,旱区气象部门正采取措施,争取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缓解当地的旱情。

  结合目前冬小麦生长现状和未来天气气候趋势,张培群建议:入春后,麦区气温将逐渐回升,各地要根据气温回升情况,科学合理灌溉,当日平均气温大于零度时,白天午后小水细灌,有条件的地区应当进行喷灌,切忌大水漫灌,以免地表结冰使小麦受冻。苗情偏差的地块在进行灌溉的同时,要及时追肥,促进苗情转化、形成壮苗,确保小麦正常返青。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