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雪会影响水质和空气吗?
伴随着脱旱的喜悦,人们的忧虑接踵而来,将炮弹打上天空,或用飞机在云层上播撒化学物品,水库里的水还能不能喝?雪后清新的空气还能不能放心呼吸?受旱的农作物到底“受惠”了多少?
“人工增雨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核心就是通过飞机、高炮、火箭等传输手段对局部大气云层施加催化作用,促使云中更多游离的水汽聚成雨滴降落下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郭学良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人工增雨增雪及防雹的主要催化剂是碘化银。碘化银本身毒性很低,而且通常对一块积状云只要播撒十几克至几十克就能奏效,所以人工增雨时播撒的碘化银和巨量的雨水相比,显得微乎其微。
郭学良解释道,虽然碘化银有毒,但使用量非常小,每枚高炮炮弹只携带1克,火箭弹5到10克,一架飞机是100到300克,因此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俄罗斯和美国近年都做过相关的水样和土样的测试和分析,结果都没超出卫生标准。“我国在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也做了几年的土样和水样分析,结论是都没有超标。因此,用碘化银人工增雨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水库的原水成为自来水也要经过严格的净化过程,市民无须担心”。
国内外权威研究结果证明,人工增雨作业使用的催化剂———碘化银质量的最大落地浓度为0.001516mg每平米,低于国家标准,不会对周围空气、土壤、牧草、动植物等造成明显影响;经过影响区域降水水质检测结果表明,雨水碘化银浓度为0.0002mg/L,不会对环境水质和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相反因人工影响天气能合理调节水资源配置,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碘化银毒性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郭学良的说法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那里也得到了认同。
“通常在人工降水中采用的催化剂,其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为空气中固有的气体,释放出的氯化钾与从海洋上蒸发所产生盐分的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谢绍东认为从整体上说,人工增雨所释放的催化剂对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针对有人担心催化物没有被云中水汽吸收会不会直接造成大气污染?
谢绍东这样解释道:“由于碘化银是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的浓度有所控制,且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都要小于10个毫米,而被打入大气中的碘化银已大大超出了这个粒径,所以少量短期使用是对大气和空气没有明显影响的。”
但同时他也表示,如果不能形成降水,有害物质也许会在空气中传输,不过最终也会坠下。
对于很多受灾群众关心的人工降雨降雪到底能缓解多少旱情,郭学良说,他们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各种受旱地区的降水量他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的调整。“比如北京地区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天根据干旱程度再安排人工降水”。(本报北京2月20日电)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