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专家:2030年中国将大规模减排

中欧社会论坛北京召开小组讨论
Eedu.org.cn 作者:彭美 李唯真    资讯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26
    本报讯 (驻京记者彭美 实习生李唯真)中欧社会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5组小组讨论。多位专家认为,2030年前后,中国将进入低碳经济时代。届时,全国大规模减排成为可能,中国能源结构也将发生转折性变化。

    汽油燃料汽车将逐渐淘汰

    中欧社会论坛北京小组讨论的主题分别为:艺术家的责任和角色、妇女的责任和角色、青年组织发展和基层青年工作、青年面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的挑战、社会工作者的教育。

    国家发改委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姜克隽在小组讨论上说,到2030年,中国G D P将超过美国,在可能的汇率条件下,G D P总量有可能与美国加日本的总量相当,届时低碳经济可能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点,包括当前重点发展的风电技术,以及一些纯电力或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政府专家组成员、谈判代表团代表邹骥也在会上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大规模使用低碳科技,大规模减排到时也将实现。他说,一些目前还在实验阶段的技术,从实验室逐渐过渡到工业、商业上大规模地使用,在中国大概要花20年时间。

    姜克隽说,到2030年时,中国能源结构也将发生转折性变化,我国将逐渐淘汰全部汽油燃料汽车。

    地方机构缺失成为瓶颈

    邹骥对记者表示,中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尚落后,在未来的全球低碳经济中,中国将占据重要位置的最基本原因是拥有巨大的市场。

    他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机构设置仅仅局限于中央机构。2007年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牵头并担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下面专门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变化司。但地方的政府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来,气候变化、能源的监测、执法的力量很弱。他认为这是很急迫的事情,这将成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瓶颈。建议各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机构。

    邹骥说,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落后,建议中国先利用市场优势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来学习,最终提高自己的研发、设计、创新能力。

    名词解释

    中欧社会论坛

    2005年诞生于中国广州的南沙,随即成为一个中欧双方精英的对话平台。它旨在促进两个社会广泛而持续的对话和理解,以期携手应对人类社会大变迁中面临的共同挑战。

    论坛通过每两年一次在中欧轮流举行聚会的形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对中欧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一届中欧社会论坛于2005年在广州南沙召开,第二届论坛于2007年在欧洲举行,而原定于今年7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双年大会则因甲型H 1N 1流感的影响推迟到明年7月。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