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东江源,情系赣粤港
东江是香港及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广州等城市4000多万居民的主要饮水资源。发源于江西寻乌县三标乡东江源村桠髻钵山,源区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涵盖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作为东江源头的赣南老区人民为了保护东江的水源,在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何协调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矛盾的问题,实践队希望通过实践调研,能在东江源保护与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上做一些探讨,寻找一种上下游之间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长效机制。
近日,景德镇陶瓷学院环保协会携手“香港地球之友”组建“东江之子”实践团队,在江西省寻乌县开展为期近半个月的呵护东江源系列活动,以实现赣粤港三地大学生共同呵护东江源的美好愿望。
走访寻乌县环保局
7月16日 上午,实践队走访了寻乌县环保局,通过访谈了解到,环保局通过加强东江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采取了限制开矿和关停原有矿山、封山育林、关闭消耗资源型企业和阻止污染企业进入源区等措施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探寻东江源头
7月17日 ,大清早,实践队带足了一天的粮食,踏上通往东江源头桠髻钵山的路,探索香港同胞的饮水源头,在“东江之子”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唐光大老师带领下,开始了东江源头植物认种,记录东江源头特殊植物种类,分析源头的生态结构;为描绘东江源绿地图提供素材,希望大家通过简单绿地图更加清晰地认识、关注东江源。
入户调查
根据当地山区村民住宿特别分散的特点,实践队围绕农村农业污染、农村政策的落实以及垃圾排放量等情况来进行进行分组调查。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村民和县城的贫富差距很大,果农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导致村民盲目保护果树不受害虫的侵害,过度使用农药,同样对源头水质也会造成影响。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积极配合,完成调研任务的同时,深深地体验了当地纯朴民风和客家文化。
小学环教
在环教组的精心准备下,原计划每天下午三点开课,但小学生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早在一点就来到了学校。这感动了东江之子环教组实践队员,他们放弃午休的时间,用英文介绍东江源村自然环境元素,让小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进一步认识了身边的环境。实践队员还教小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让他们能够懂得日常生活的垃圾如何分类,了解可回收垃圾的正规处理方法。
每一堂课,小学生们积极配合,热情高涨,认真学习,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保护东江源的重要性,增强保护东江源的责任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并能真正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从而实现让小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实践队鼓励农民进行生态种植、退耕还林,绿化源区,建立生态农村,最终希望推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实践团队受到了寻乌县孙副县长和三标乡张书记的热情接待。他对实践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环保青年志愿者,作为东江之子,实践队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投身社会、服务基层、锻炼自我,亲近大自然、情系赣江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热情感染大众,用知识回报社会,在祖国山水之间,留下大学生真诚的呼唤与闪光的足迹。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签下环保“承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再掀高潮 嘿哟嘿哟 向农田进发 大学生走东江调查污染情况 宣传保护水源知识 用感恩的心规划青春 江苏大学学子开展“人文暑假,环保太湖” 绿色骑行暑期 发展的足迹,写在底片上 动起来,让青春与他们相伴 跟大师学习香榧取叶 预防甲流·关爱健康—从洗手做起 夕阳岁月,青春依旧 大学生踏上实践征程,老战士回顾峥嵘岁月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