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将成21世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
我们可以预见,生态文明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22日在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北京大学和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说,当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迈入工业文明之后,对自然反而缺少了一种敬畏和善待,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的征服和利用。当代世界的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都曾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高污染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已超出了合理范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达到临界状态。
郑万通说,近年来,关于生态环境的各类问题已逐渐演变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中心问题,并且与政治、经济、能源、外交等问题相互交织,紧密相连。同我们正在遭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相比,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生态危机,更具隐蔽性和迟缓性,其后果可能更具灾难性和长期性。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显得尤为迫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已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郑万通认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同世界发展的潮流是相通的。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从社会政治到哲学艺术,都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完全符合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对于中国来说,复制西方传统工业现代化的模式,就意味着更加深刻的资源环境冲突。因此,用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来校正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可取的并可行的。我们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尽最大努力,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对于我国来说,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和规律认识的又一次深化,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郑万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改善和保障民生是目的。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抓好国家方案的落实。
郑万通说,生态文明是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当前,发达国家处于后工业化时代,而发展中国家仍处在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阶段,经济增长的现实压力与资源环境的长远压力并存,推进工业文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矛盾交织,走向生态文明,还需要长期的过程,需要艰巨的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将于8月份在筑举行 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通过宣言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98平方米 厦门模式探索发展新路 大漠边关守护绿色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何在? 绿色世博见证生态文明的反思与抉择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启动 国内首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张家港 “弘扬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启动 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 武汉举办"绿色论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知识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