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面对满目青山的历史回望

——写在退耕还林十周年之际
Eedu.org.cn 作者:王侠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9-5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十年,却也常常可以给人们留下一些深刻的记忆。

  盛夏七月,从延安出发蜿蜒西行,安塞、志丹、吴起……满目苍翠,一路清风。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回想起昔日的荒山秃岭,作为跑遍延安山山水水的退耕还林的亲历者;作为这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强烈地感受到十年间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不由得思绪万千。

历史的“选择”

  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国革命圣地。这里的人民曾经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这里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百姓生活十分贫困。

  史书对这块土地曾有“林木繁茂,牛羊塞道”的记载。由于历代战乱的破坏,人口的急剧增加,传统的“散牧”放羊等,延安境内的植被每况愈下,满目苍黄。上世纪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土壤侵蚀模数达1.53万吨/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1/6。特别是春季“大风从坡上刮过”,沙尘暴频发,遮天蔽日,数日不止。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考察延安后,曾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73年周恩来总理回延安,为当时延安百姓的贫困落了泪,举杯相约,待延安粮食总产翻一番后,再回延安喝庆功酒。总理的嘱托,就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历史给我们提出的课题。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这是历史的转折点,是延安根治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与任何事情一样,退耕还林起步时也是顾虑重重、困难重重。一些基层干部认为让老百姓退耕,改变沿袭几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太难太难;让延安绵延不断的荒山变绿更难以想象;改变祖祖辈辈羊子“放养”为“圈养”绝难办到;还有一些人担心国家补助政策能否兑现,没法向群众交代,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很可能出现反弹;一些农民群众担心退耕后吃饭问题难保证,收入难提高;甚至还有人担心退耕会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一时间,众说纷纭。

  带着这些疑虑和问题,那年夏天,我们奔波在延安的沟沟峁峁,走进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安塞、志丹、吴起调查研究、问计于民。站在吴起的山上,眼前是令人震撼的一幕:满眼是一望无际的苍黄。吴起县的负责同志告诉我们:“吴起的山远远看去就像一锅巨大的刚出锅的白馒头,几乎寸草不生!这就是吴起的生态!”当谈及如何实施退耕还林,让这里的山绿起来,同行者几乎异口同声:“难啊!”当时,这种畏难情绪是现实的、普遍的。

  这里的农民祖祖辈辈倒山种地,广种薄收,尝尽了命运的悲苦和生活的艰辛,但要让他们退耕还林,换一种活法,他们又茫然和困惑了。

  对历史机遇的认知与把握,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它既需要一种激情和责任,更需要一份理性和清醒。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几个基本共识:首先,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符合延安的实际,延安当时实际耕种面积近1400万亩,人均9.8亩耕地,即使留足2.5亩口粮田,人均还可以退7亩多,全市可以退耕1000万亩左右。退耕还林既是国家保证黄河安澜的全局性、战略性决策,也完全符合自身发展的要求,延安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机遇。第二,国家“以粮代赈”政策解除了群众退耕的后顾之忧,是延安农民走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怪圈的天赐良机。第三,处理好国家要“被子”(植被)与农民要“票子”的关系,把退耕还林与农民的现实利益直接挂钩,建立有效的利益机制是退耕还林见到实效的根本保证。第四,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尽快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摆脱出来,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第五,传统的畜牧业放养模式,是破坏生态的重要因素,必须全面、严格禁止放牧,推行舍饲养畜,让生态自然修复。在工作策略和工作步骤上,制定了“三先退”原则:即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先退,人均基本农田达到2.5亩的地方先退,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效益的先退。

  经过层层的思想动员,统一了认识,勤劳质朴的延安人民又像当年投身“红色革命”一样,再次投入到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之中。

珍贵的“自觉”

  我至今仍记得,十年前在吴起薛岔乡南沟村闫志雄家的炕头,与老闫拉的那段家常。老闫一家5口,以种田维持生计,种30多亩地,人均收入600元,当时在村里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对退耕还林,他有着深深的忧虑:“我们现在虽然粮食产量不高,但我们地种得多,还能吃饱。把地都退了,种那么一点地,咋能吃饱?我们祖祖辈辈靠地吃饭,什么时候都不敢把饭碗搁在别人的锅台上!”这种担心在当时具有“典型”意义。

  这一典型告诉我们,生态环境修复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两个目标必须兼顾,政府需要“被子”(植被),农民需要“票子”(生活);只有让农民在“盖被子”的实践中挣到了“票子”,“盖被子”才能成为老百姓千军万马齐上阵的“自觉”。否则,“盖被子”会成为一句空话。如何破解这一矛盾?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退耕后农民吃饭和生计问题。退耕前,延安的粮食实际种植面积很大,但产量低而不稳。为保证退耕后农民吃饭不出问题,我们加大了兴修基本农田的力度,通过打坝淤地,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水利设施,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保持总产稳定。10年共新建淤地坝635座,新修基本农田76.6万亩。

  更紧迫的是,必须在解决好吃饭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让农民富起来。出路就在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培育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苹果、草畜、棚栽、核桃、花椒等特色主导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由以粮为主向特色主导产业转变,实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十年来,经济林果发展到345万亩,人均2亩以上,其中苹果发展到240万亩,绿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撑产业。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重视大自然自我修复,全面封山禁牧。延安的农民群众有着几千年的“散牧”习惯,特别是以山羊为主的畜群结构对植被造成了很大破坏。大部分地区载畜量严重超限,羊群踩出的小道像蛛网一样,草场严重退化。要恢复生态,就必须在畜牧业的发展上来一场革命,变放牧为圈养,让生态自然修复。从1999年底开始,延安市全面禁止放牧,政府扶持农民建设圈舍,种草养畜,调整畜群、品种结构,发展新型牧业。十年累计人工种草366万亩,载畜量可达300万只。虽然羊子年均存栏有所减少,但养牛、养猪、养鸡业规模迅速扩大。洛川县正在建设百万头生猪基地,甘泉县的劳山养鸡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

  建立个体承包的良好机制。农民群众是最讲现实的,利益机制是最好的激励机制。退耕还林一开始,就明确把治理任务、责任、利益全部落实到户,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的承包治理机制,使生态治理与群众的现实利益直接挂钩,收到了很好效果。目前,对已治理地块统一发放林权证达到70%以上,明确了治理权、管护权和经营权,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治理和管护积极性,这也是退耕还林取得实效的根本保障。

绿色的“自豪”

  十年后,我们又登上了吴起一望无际的“馒头山”,满眼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县长自豪地介绍:“这就是退耕还林的成果,是大自然自我修复的成果!”有记者问:“你们这里的山现在都是这样绿吗?”县长来劲了:“我们县5800多平方公里,你坐着汽车走一天都是这样!如果不信,还可以看卫星图片,十年前是一片黄,现在可是一片绿了。”说着打开了那幅卫星图片,自信和自豪溢于言表。

  吴起的变化是整个延安退耕还林十年的写照。这种变化是全面的、深刻的。

  让人感受最突出的是,延安的山川大地变绿了。十年间,完成计划内退耕还林882万亩(其中退耕502万亩),占全省的27%。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20.7%提高到45.5%。森林总面积由1854万亩增加到2710万亩,林草覆盖率由42.9%提高到57.9%,林木绿化率由37%提高到46%,延安山川大地基调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据北京林业大学在吴起、安塞两县的监测结果,土壤年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1.53万吨∕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5400吨∕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由2.58亿吨下降到1.7亿吨,一些重点治理区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让人感到格外高兴的是,粮食生产在退耕502万亩的前提下,保持了稳定。退耕十年来,粮食生产始终保持在70万吨的水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500公斤以上,实现了自给有余。

  让人感到特别欣慰的是,百万农民正在摆脱贫困、奔向小康。他们彻底告别了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走向多种经营、高效农业的新时代。在主导产业的支撑下,农民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增加到3551元。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现全覆盖,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人均年收入725元以下的13.6万农民全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广电、文化、通讯等事业全面发展,洗衣机、电冰箱等大家电基本普及,手机、电脑等现代通讯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的生活方式日益健康、文明。

  十年后,我们又走进吴起县薛岔乡南沟村,回访退耕还林,坐在村头水库边和乡亲们聊天。当年的闫志雄,如今还是村支书。老闫快人快语:“这十年有两大变化,一是环境变了。十年前,这儿是黄山,有一点点风,满地都是尘。你看,今天的风不小,却不起尘,我们坐在外边开会,山清水秀、清风杨柳。多好啊!二是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十年前,我们村的人均收入600多元,去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400多元了,村里一部分村民也有了私家车。这是我们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就是不敢想,当时建窑洞时才没考虑车库的事,你看有几家的小汽车都放在牛棚里。”

  吴起县城关村支书王生强的话更有底气:“要说退耕还林的变化,我们那里才叫大哩,第一是退耕还林后,我们祖祖辈辈种地的农民不上山种地了;第二是由放牧到圈养,牛羊也不再上山了;第三是我们农民有粮吃有钱花了。种大棚、舍饲养羊、种草、务果、外出打工。哪一家的收入都是过去的七八倍、十来倍。我们县还有不少轿车村哩,家里有没有车,已不是家庭富裕的标志了,关键是需要不需要。”

  现在来延安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感叹延安生态的巨变,延安人民也越来越珍惜生态,珍视来之不易的成果。面对延安人民十年退耕还林写在大地上的“锦绣文章”,我的思绪不断地拿十年前后做着对比,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欣慰,更多的是踏实。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托尔巴博士曾指出:“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富裕起来也许并不难,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和改变、改善了环境,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而延安在退耕还林这场涉及千家万户的“人民战争”中,却真正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良性互动的新路子,实现了多少年来老百姓梦寐以求的梦想:山绿、水清、人富。

  延安的实践,无疑也给人们许多感慨和启示:第一,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英明决策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是这场“绿色革命”的根本动力,把中央的决策与延安的实际和基层干部的决心结合起来,是延安退耕还林取得成功的保证。对基层来说,就是要认识机遇、抢抓机遇,求真务实,乘势而上。第二,不论任何时候,不论任何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维护群众的利益,才能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成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挥发出无穷的热情和力量。第三,统筹兼顾、整体推进是根本有效的工作方法。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基层组织建设都密切相关,要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绝不能就事论事,孤立、片面地抓,只有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与此相关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重点目标的实现。

  2006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延安视察,充分肯定了延安市退耕还林取得的成绩,并嘱托延安的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巩固成果”。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塞县时再次强调,“一定要把退耕还林政策落实好,在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要坚持生态优先,注重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同步,和富民产业发展同步,努力实现资源持续利用、山川秀美、强县富民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是对延安人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延安的明天一定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 (作者为陕西省委副书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