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的海洋保护体系

Eedu.org.cn 作者:郑良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8

  新华网厦门11月8日电(记者郑良)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斌8日表示,中国目前已初步形成布局基本合理、类型相对齐全、功能渐趋完善的海洋保护区体系。

  王斌在今日举行的厦门国际海洋周“中国(厦门)首届鲸豚保护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政府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推进和实施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各项措施,有效规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努力维护海洋生态健康。

  近两年来,中国先后制定发布“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将海洋生态保护作为其中重要领域。在全国人大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中专门增加“海洋生态保护”一章,明确了中央和沿海地方各级政府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建立海洋保护区以及开展海洋生态恢复的责任。

  现行的《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建立了海洋功能区划、海域权属管理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确保海洋利用活动有序、有度、有偿开展。

  王斌介绍,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海洋保护区170多处,其中,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2处,地方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10多处,海洋特别保护区37处(其中国家级14处)。珍稀濒危海洋动物、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等得到重点保护。

  王斌说, 在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价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全面覆盖管辖海域的国家—省—市—县4级海洋环境监测网。从2004年起在中国沿海设立了18处海洋生态监控区,开展海洋生态长期定点监测,定期评价海洋生态健康状况。

  从去年开始,国家海洋局还组织开展了“海洋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监测”和“近海二氧化碳海气交换通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对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和生态系统的响应开展监测与评价。

  此外,各级海洋部门加强了海洋工程、海洋倾废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围填海项目。对赤潮、绿潮暴发和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针对退化滨海湿地、红树林和重要物种栖息地探索实施了多种海洋生态修复项目。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