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第18届国际环境指示剂大会在合肥召开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2
9月13日至16日,由国际环境指示剂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18届国际环境指示剂大会在合肥召开。
 
大会以“全球环境变化中的生物指示剂”为主题,开设了“极地与海洋环境变化”和“污染物及其它人为影响”两个分论题。英国南极局Dominic Hodgson教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孙松教授、中国科大孙立广教授、加拿大女皇大学John P. Smol教授、路易斯安娜大学Paul W. Sammarco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赵美训教授、香港大学柳中晖副教授、南加州大学Steven D. Emslie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郭良宏教授和芬兰库奥皮奥大学、俄罗斯外籍院士Osmo Hännine教授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做了高水平的大会报告。此外,大会的分会场共进行了50多个各具特色的口头报告,展示了30多张精心制作的海报。
 
会上,中国科大极地环境研究室报告了近三年来在极地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首次确认了东南极西福尔丘陵地区阿德雷企鹅的登陆历史,该成果在极地科学领域权威期刊Antarctic Science上以封面标题文章发表,美国科技媒体Vertical News对该成果的报道称,中国大学的发现推进了极地研究新的认识;应用生态地质学方法恢复了全新世8500以来Gardner岛阿德雷企鹅种群数量的变动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响应关系,该成果发表在Antarctic Science上,并被美国有关科学网站作了专题报道,半年来被SCI论文引用4次,其中包括1篇Science综述性论文引用;首次确认海鸟于距今9400年前开始登陆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尔松地区,为研究全新世以来北极海鸟生态变化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发表在极地专业期刊Polar Biology上。这些研究成果成为本次会议的亮点,在国际极地与环境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同行的肯定和重视。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和中国科大的赞助和支持。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