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古丝路河西走廊谋求以草治风沙

Eedu.org.cn 作者:朱国亮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22

  新华网兰州9月22日电(记者朱国亮)甘肃草原主管部门正在完善一份草业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谋求在中国主要的沙尘暴源区河西走廊大规模发展草业,治理生态,遏制风沙。

  甘肃省农牧厅草原处处长丁连生介绍,甘肃省农牧厅与甘肃省发改委已编制《甘肃河西走廊北部风沙源区草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风沙源区大规模建设风沙沿线防风固沙生态保护草带、绿洲草畜转化生态产业带、祁连山沿山农牧互补生态恢复置换带,大力发展草业,防风固沙,同时增加农牧民收入。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也是中国主要的沙尘源区。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库姆塔格沙漠对这一走廊地带的侵蚀正在加剧,沙化土地面积达13.4万平方公里,占河西走廊土地总面积的近一半,风沙线总长1600公里。

  这份报告说,借鉴以往河西走廊生态建设和世界上众多国家发展草业的成功经验,实施草业生态工程是遏制河西走廊北部风沙源区生态恶化的最佳途径。这一工程不仅能发挥草地碳汇功能,遏制草原荒漠化,防风固沙,调节水资源,而且可带动畜牧业发展,促农增收。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草业起步较早的地区,目前有草业企业11家,草产品年加工能力71万吨,有11条苜蓿草颗粒和草块加工生产线,50多个苜蓿草粉加工点,草产品加工基地达67万亩。

  丁连生说,甘肃省目前还在争取实施或已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敦煌生态应急治理工程、祁连山生态保护工程,与草原生态工程构筑起互为补充、功能完善的河西走廊生态保护体系。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