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合作耐盐植物种质资源库建成 日前通过验收
这个数据库从2008年初开始建设,历经2年多的时间,涵盖了自1953年以来世界上各相关研究单位公开发表的耐盐植物信息,数据信息除了必需的植物分类特征和高清晰图片外,还包括了植物的耐盐能力、适宜生长的土壤特性和应用价值等200多项特征指标,涉及99638个分类种,其中公认的盐生植物种类为1937个。
“利用这个数据库,可以查询耐盐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耐盐特性以及用途,为相关种植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可为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提供服务。”山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于永信说。
这个数据库是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利用耐盐植物推动中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部分。该项目2007年由中国科技部立项,整合了黄河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盐渍地生态治理领域的科研优势团队,形成了紧密的环渤海盐渍地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与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发关系,构筑了耐盐植物国际研发平台。
项目组通过咸水压碱、添加有机质等方法,将含盐量4%的滩涂地改良到1%以下,利用选育的圣柳、黄花秋葵、养心菜等改良300亩滩涂地,形成了滩涂地改良技术体系,并建设了一系列实验基地,将为黄河三角洲、环渤海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我国建成首个以耐盐植物为主的种质资源库 山东省科院选育耐盐植物 推动黄河三角洲开发 国家级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 雷元江:建立长江种质资源库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环保验收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接收第一批英国种子 亚洲首个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昆明正式启用 中国首个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在广州建成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