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坎昆将会达成什么成果?

Eedu.org.cn 作者:陈晓晨 许钊颖    资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4

  新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城市坎昆召开。届时,《第一财经日报》将作为非政府组织“气候组织”的战略合作媒体,参与组织在坎昆的“中国日”活动。

  上周末,在“中国日”预热活动上,本报记者主持了气候专家圆桌论坛,讨论了坎昆会议及相关的气候变化问题,并分别对两位与会专家作了专访。

  主持人:

  杨燕青 《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嘉宾:

  李俊峰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吴昌华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

  坎昆:乐观还是悲观?

  第一财经日报:两位请分别谈谈,你们对坎昆会议是否乐观以及乐观或悲观的原因。

  李俊峰:我不太倾向用“乐观”或“悲观”这两个词。记得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媒体和民众都很“热”,大家都认为哥本哈根的问题就像最后一站一样,开完就万事大吉了。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气候的问题是很漫长的事情。我在哥本哈根之前15天写了一篇文章,描述的差不多跟哥本哈根会议(结果)一致。

  现在,坎昆可能也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因为气候变化谈判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是一列很庞大的列车,承载着人类的诉求,所以想让它停下来也是不可能的。

  对中国来说,我们必须去走低碳之路,搞经济转型,除此以外没什么好办法。

  吴昌华:我跟李老师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我们俩所在的组织是不一样的。我们机构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它一定要积极。在整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当中,我们是希望跟领袖人物一起积极地推动。

  关于坎昆,我和李俊峰观点越来越像。经历过哥本哈根会议的前前后后,大家都会对坎昆的谈判过程抱有现实的态度,冷静、客观、理解。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大家还是要往前走。

  国际谈判进程之外,我们还有行动。无论谈判多么复杂,我们的行动还是让人振奋的。现在,自下而上的行动,越来越主流化,给大家很多希望。即使达不成协议,如果自下而上的行动已经接近乃至超过了我们的期望,那也是不坏的结局。

  “多哈化”?

  日报:如果目前在“巴厘路线图”授权下的谈判旷日持久,难以取得进展,会不会成为气候变化中的“多哈回合”?

  吴昌华:目前的谈判已经出现了“多哈化”的迹象。即便各国达成并签署了协议,也必须等国内立法通过以后才能生效。所以,即使坎昆达成了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到2012年年底生效也是不大可能的。

  目前来说,虽然大家不希望气候谈判进程受阻,但在谈判中却发现,这不仅是资金技术问题,而是整体发展所要求的各个方面,因而谈判越深入就越复杂。

  不过,由于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看好低碳契机,走得很快。由于主要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其他国家会觉得自己也要赶紧往前走。因此,围绕气候变化和新能源等问题出现了新一轮的“国际竞赛”。这是一场已经开始并会继续下去的竞赛。

  所以,尽管目前气候谈判有被“多哈化”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认为,气候谈判本身也无法真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它只提供了一个平台来探讨责任的分担和资金援助等问题。真正的解决办法还是要依靠行动。各国各地区的行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多哈化”的问题。

  “双轨”还是“同一列车”?

  日报:如果说气候谈判像一个庞大的列车,这辆列车也是“两个列车拼在一块”的。目前,仍有一些人在谈论“放弃《京都议定书》”。如果我们从全球最优模式的角度看,《京都议定书》在以后会怎么样?“双轨制”谈判格局会不会变化?

  李俊峰:气候谈判是一列火车,不可能把某一节车厢扔下去,所以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比较乐观的。把从1992年以来所有的成果都放弃掉,这是不可能的。在哥本哈根之后,大家会找出一些其他的办法来,因为大家现在变得更务实了。我个人认为,尽量不用“双轨制”这个词,大家都在一辆车上,只不过在不同的车厢而已。

  吴昌华:美国一些人提出“废除”《京都议定书》有他的原因。美国一开始没有坐在这列车上,它是在巴厘岛会议上回到车上的。任何机制都不完美,总会有缺陷。现在的国际进程就有很多缺陷。这也是为什么要一直继续谈。现在有一种可能性,如果我们谈不出一个后续的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就要往后延。但是,谈判家们也在谈如何改进这个进程。

  回到《京都议定书》的存废问题,我认为即使有问题,也不应该把它推翻。如果那样,更浪费时间和精力。

  能否接受“三可”?

  日报:我们不能没有《京都议定书》。我觉得,李俊峰老师的“同一列车、不同车厢”的描述更准确。回到谈判上,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三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MRV)到底是不是可接受的?

  李俊峰:这个问题很复杂。《哥本哈根协议》承认“三可”,这是大家都认可的。只不过是“三可”的程度。

  日报:说到底,是能不能接受实质性的“三可”?

  李俊峰:在哥本哈根的谈判过程中,各方对“三可”有很多不理解。“三可”并不是说我们国内所有的事情都要排队给他们检查。但是原则上大家是同意的。

  “三可”对中国自己确实也很重要。比如说,“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指标。如果我们自己的目标都没法保证,怎么去实现节能减排?所以不仅仅是说为了国际进程去做“三可”。

  这里面有个区分:在《公约》下,你给我钱、技术,我去减排,自然而然要接受“三可”。但是,我们用自己的钱和技术在国内做的东西,你去检查,这不太现实。现在的纠结可能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日报:一些人认为,在坎昆可能就气候基金达成共识。你们认为可能性多大?

  李俊峰:我认为可以超过75%。当然,这笔钱给谁用,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分歧。

  吴昌华:快速启动资金(fast track)这部分基本上谈得差不多了。现在谁来管这个钱,钱怎么用,拿钱的几个国家是否能够达成协议,还有待观察。例如,美国对联合国(管钱)一直是持不信任态度的。

  日报:在哥本哈根之后,出现了媒体间的论战,您同意用“舆论战”这个词形容围绕气候变化的媒体报道吗?

  吴昌华:我同意“舆论战”这个词。“舆论战”一直都在打,在哥本哈根之前就已经出现。各方都在努力占领舆论和道德制高点。对于中国媒体来说,一方面需要把客观事实综合起来进行报道,另一方面也需要对国际情况、有关各方国家的具体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国际媒体也很关注中国在说什么。我们必须要有在“舆论战”中打回去的能力。

  中国将继续低碳之路

  日报:如果在坎昆没有达成协议的话,我国国内的节能减排政策将处于什么状态?

  李俊峰:中国的发展还是按照自己的道路走,走低碳的道路。这是一个共识。如果坎昆达成了协议,我们就会更积极一些,我们的措施就会更坚决一些,在大政方针和在具体细节上都会做一些调整。达不成协议,我们节能减排的目标也不会发生变化。

  吴昌华:我完全同意。我觉得国际进程和国内这个已经不是今天才看出来的。无论坎昆能否达成协议,中国政府都会一如既往沿着自己的低碳轨迹去走。我们认定的路不是由于国内进程决定的,而是由中国的发展决定的。甚至更积极地说,我觉得是否达成协议不会对国内政策有影响。

  日报:目前,中国使用的是碳强度指标。再过几年,是否普遍预期会和美国等一样,采用绝对量减排的指标?抑或仍然采用碳强度指标?

  李俊峰:这是个难题。现在谁都没有办法下这样的结论。

  我希望不要为此“吵架”。中国还需要时间作出判断。我们的主观愿望是峰值越早越好。但是,达成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很困难。现在一些贸然断言中国将何时达到峰值的人是在“冒泡”,不可能有严格的计算。

  吴昌华:从我的角度看,有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可以率先做尝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9月发表声明,作为一个发达城市,香港到2020年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碳强度减少50%到60%。这很令人振奋。因为按照预期的GDP增速可以计算出来,香港将在2020年前排放达到峰值并回落。

  中国现在是因为自己还有不确定因素,国际上也有不确定因素。但是,我也希望,在一些发达地区,应该首先做一种尝试。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努力。如果产生影响的话,那时候对于排放量何时达到峰值,依据会更大一些。

  日报:我们目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应该怎么组合起来?

  吴昌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即使在现在的框架之下也没有人能给出完美的答案。我们还处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因此我们没有地方可以学习,更多的是一边尝试一边矫正。目前发改委已经沿着这个思路在做,希望在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把环境立法有效地纳入到国家立法体系中来。此外,也开始在碳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尝试。

  中国情况太复杂,我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上路。“十二五”规划至少会迈出一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