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帮地球还原本色--2010中国绿博会综述

Eedu.org.cn 作者:王洪江 雷敏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27

  有限的绿色面临威胁

  本次博览会上,林林总总的工业制成品都打着低碳的标签。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仍在时时刻刻被动吸纳着工业废气二氧化碳。

  据统计,截至2008年,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仍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九成左右。

  论坛活动主持人之一,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张骥表示,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全球变暖问题都是当今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他说,据权威机构预测,目前我们共有的地球石油资源仅仅还可以用42年,天然气可以用60年,煤炭资源还能用182年。

  值得欣慰的是,世界各国现在都在大力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在一个名为“绿色未来之家”的模型前,参观者络绎不绝。清华大学一位专家在现场解释说:“在这个绿色小区里,每一栋住宅屋顶上都装有太阳能光伏电板,房屋室内的空调和采暖都由地源热泵系统实现,楼外铺有雨污水收集地砖。路灯上还装有风光互补的系统来发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倡和利用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这既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本届博览会无疑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的行动,推动节能减排、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

  世界重返绿色发展征途

  香港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市场部高级经理周雯的名片上印有“公路医生”的字样,她解释说:“传统的修路方法是把路面‘开膛破肚’,再补上新沥青。我们公司的技术是对损坏路面进行加热,把路面耙松后,再把新旧沥青料都覆在上面,然后碾压成型。这样既不浪费材料,对交通影响也小,还不会污染环境。”

  这样环保修复的公路无疑是世界各国重回“绿色经济”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在“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入节能减排资金2000多亿元,带动的全国节能环保的投入保守估计也在1.6万亿元以上,比“十五”期间增加了70%;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其中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多万千瓦,炼铁的落后产能超过1亿吨,水泥产能超过2.6亿吨。

  “‘绿色经济’是相对于过度依靠化石能源、污染排放高、破坏生态环境的‘黑色经济’而言的,是为应对自然环境约束带来的挑战应运而生的。”发展改革委环境资源司巡视员何炳光在论坛演讲时表示。

  “‘绿色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主要特征是节约、低碳、生态、环保,核心是经济的绿色化和绿色的产业化,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何炳光说。

  “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和倡导‘低碳生活’,人类开启了使地球家园重返绿色的发展征途。但是,考虑到世界各国不同的减排力度和技术壁垒,理想中的绿色低碳离我们还很遥远。”全球环境研究所主任金嘉满说。

  在绿博会召开前夕,解振华表示,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和《哥本哈根协议》的共识,遵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为历史的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在减排问题上发挥领导作用,率先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但迄今为止,发达国家不仅没有兑现承诺,而且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合理要求,致使联合国气候谈判进展缓慢。

  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参与节能减排的姿态与行动是积极的,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的首席代表邹骥说。“在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召开之前,中国宣布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得不提前进入低碳时代,而这是很多发达国家都做不到的。”

  中国的低碳发展努力也得到了前来参会的众多外国朋友的高度认同。在邹骥看来,这种认同与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果密切相关。发改委于23日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与政策》报告显示,在“十一五”(2006年-2010年)前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底我国将能够完成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目标。这相当于过去5年间,全国节约了6亿吨标准煤,减排15亿吨二氧化碳。

  谈到对将于29日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坎昆会议的期望时,金嘉满说:“如果每个国家都能按照公约、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议》要求,遵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通力合作,践行节能减排,坎昆会议就能取得积极成果。”

  本次绿博会的成功举办,恰恰说明了各国携手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非常大的意愿。

  以“绿色经济 互利共赢”为主题的本届绿博会,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2家企业踊跃参展,展出了众多在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低碳技术、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国际前沿技术和最新成果。

  如果合作坚持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球本来的绿色一定能还原。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