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海洋经济更要注重生态建设
近年来,沿海的一些重要经济区经济发展非常成功,但资源、环境却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迎来了又一个战略发展契机。山东半岛的发展模式有什么特色,如何解决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科学发展呢?记者注意到,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发展海洋经济的过程中,加大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创造了卤海水“一水五用、动脉扩张、静脉串联、动态循环”的方法,基本实现了海水和卤水中有用成分的充分利用,而且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乃至整个开发区,基本都循环了起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山东半岛发展蓝色海洋经济的一个缩影,也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是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领域,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山东半岛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海洋产业总体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区位、资源、科教、人才等优势突出,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条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已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一黄一蓝’两个经济区域是山东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而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两个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蓝色经济区的健康持续发展中,立足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中共潍坊市委常委,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苏立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生产出口基地,主导产品生产能力有合成纯碱、氯化钙等两个世界第一,泡花碱一个亚洲第一,原盐、溴素、溴化物、小苏打等八个全国第一。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破解发展难题,苏立科向记者介绍道:“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行‘一水五用’、‘闭路循环’、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完善了碱、溴、苦卤和精细化工系列为主的四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从而形成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上游废物成下游资源的闭路循环生态工业体系,吃干榨尽,变废为宝。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支撑作用,投资1.5亿元建设了滨海创业大厦,推进研发产业化;规划建设高科技创业园,加强共性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研发;规划建设海洋化工研发平台、海洋装备制造研发平台、海洋经济信息平台、海洋医药等10个科技研发平台,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强力的科技支撑。以胶东半岛高端产业为依托,聚集区大力发展新兴高端产业,促进优势产业大规模聚集,加快构建现代蓝色产业体系,潍柴重机、潍坊瑞驰汽车系统、中国海油、国电风电、华能风电、森达美港万吨级码头配套建设、潍坊华春药业、达美物流、潍坊和美新材料等一批大项目和21所职业院校入区发展,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
谈起潍坊滨海的发展前景,苏立科信心满满地说:“以‘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城建设,不仅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还要建设产业发达、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充满发展活力、富有独特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一城四园’的规划布局,使潍坊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城连为一体,构筑起潍坊一市两城发展的新框架。”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全国首家行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装备制造、石化、绿色能源、临港物流、生态海洋化工、高端服务和科教创新等七大高端生态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一个蓝色产业增长极和一座现代化、国际化高效生态滨海新城正在渤海湾畔迅猛崛起。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同行 中国将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海洋经济 转变发展方式 海洋经济欲再造“海上浙江”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伊春发布生态建设报告 突出生态建设 推动绿色崛起 生态建设要实现产业化 河北盘点“十一五”生态建设成效 青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甘肃引进外资有效推进生态建设 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