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十年 中国追求绿色增长
去年年底,许多人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没有抱有太多的期望。但是,到了坎昆,人们却有些惊讶地发现,虽然人们对气候谈判感到气馁,但中国的“十二五”却引来了许多国内外人士的热切关注。
当很多人对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失望的时候,中国国内的努力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
“十二五”为何如此引人瞩目?
在我看来,中国将绿色增长定位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最重要的举措之一。
中国为什么如此坚定地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呢?我认为驱动因素很多,这里列举3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几亿人摆脱了贫穷,但是,资源和环境的制约,造成一些领域出现了“增长的马达因供油不足而卡住了”的局面;二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能源安全、气候安全等制约因素,极大地缩小了低资源和低环境成本下经济增长的空间;
三是中国的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国内经济将需继续增长,因此,争取时间和发展的空间成为中国的重要目标。
长久以来,中国与国际接轨的路途并不平坦。常常是别人定规则,中国被动合规。现在的中国则尝试坐在桌边和大家一起定规则。于是,中国有着充分的驱动力,深思自己发展道路的转型。
中国应怎样实现绿色增长?
要实现绿色增长,我认为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的调整:一是结构调整;二是强制性减排和环保指标的调整。
结构调整包括3个层次:一是宏观经济结构,即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
二是工业产业内部的结构要调整,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为龙头,带动清洁能源、清洁技术等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转型;
三是出口行业结构要调整,提升出口产品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位置,重视增加附加值产品、技术类产品的出口。
从强制性指标方面,节能、碳强度、新能源比例等一系列指标,应作为强制性指标来执行。
就政策激励而言,除了强制性的指标外,国家还可以从一些地方和行业开始尝试一些更创新的政策措施,尝试引进市场机制,推进明确的财税政策,带动企业和社会一起加入转型的行列。
当技术不断进步、资本健康流动时,国内和国际的市场基础设施成为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可以预测,在中国不断强调扩大内需时,与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是重要内容。
绿色增长的目标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的绿色增长目标将建立在中国到2020年实现经济第二个翻两番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保证经济水平稳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尝试和探索绿色增长的模式。
有研究表明,在经历了前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资源和环境压力。
因此,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解决好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间的关系变得更重要。可以预测,中国将围绕投资、出口、国内需求和消费这3驾马车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带动资本流动,广泛推进清洁能源、清洁技术的应用和市场规模化,营造中国实现绿色增长所必需的生态系统。
正如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所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体而言,我认为包括以下方面: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强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事件能力建设。
其他还包括: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等。
我相信,通过确立明确的政策目标,探索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体制,绿色增长将在“十一五”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系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