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中国启动生态改革措施 建设“生态文明”

Eedu.org.cn 作者:刘子彦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0/2
  参考消息网10月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正在启动内容丰富的生态改革措施,希望建设政府口中的“生态文明”。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9月30日报道,改革措施将应对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环境问题。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保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 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在制度层面加强对耕地和水资源的保护、建立绿色融资系统和健全环境补偿机制。

报道称,中央及国务院12个部门参与起草了改革文件。鉴于改革牵扯太多利益,与改革不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负责牵头处理改革事务。

“生态文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2013年,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即通过改革化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今年4月,中国再次提出这项方案,并发布文件,简要介绍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步骤。

报道称,政策建议还要求在地方官员离任时对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迫使地方官员在任内重视环境保护,否则会在其离任时追究责任。中国会首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等5地实施审计试点,这是中央政府首次推行此类试点。改革将分三步进行:今年是启动年,明年扩大试点范围;2017年全面开展试点审计;从2018年开始形成经常性审计制度。改革目标是使地方官员更加重视环境,而不是经济。

报道称,这确实是中国自2007年习近平倡导“生态文明”以来推出的最权威的改革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中外对话”网站记者说:“这些计划是革命性的。”

报道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介绍说,制定这套方案的目的不仅是为今后改革树立奋斗目标,更是要填补环境治理体制方面的空白(比如缺乏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环保改革提供顶层设计。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审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兴华告诉“中外对话”记者,“以前从未提出过要确认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在当今中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并不明晰。分清权利和责任将减少纠纷,为自然资源估值创造条件。而且,有了估值就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有关部门在地方官员离职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排除一大主要障碍。

不过,落实将依然成为难题。潘家华预计在计算自然资源损害责任时会遇到实际问题,比如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会影响空气质量,因此很难计算地方官员应该承担多少责任。这些问题需要在落实过程中加以解决。

报道称,与此同时,国外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制度。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陈尘肇表示,没有国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进行过审计,所以中国必须通过实践找到这种制度的运行方法。(编译/刘子彦)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