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推广街区制逐步开放小区 共享更多资源

Eedu.org.cn 作者:肖文舸 刘怀宇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2/23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也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

  打开原本封闭的居住环境会不会引发治安问题?怎样逐步打开?专家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意见》作为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首次从中央层面明确推广街区制,不仅是解决交通问题和城市病、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公共服务的途径,也是强调一体化和共享发展的社会体现。

  ●南方日报记者 肖文舸 刘怀宇

  为何要推广 增强城市通透性和微循环

  “目前封闭式小区众多,而且很多占地面积很大,甚至七八百米才会有一条城市道路可供通行,往往直线距离很近的地方要绕着大楼盘走一大圈才能到达。”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马向明表示,这样很不方便,不利于步行和单车出行,造成城市过于依赖机动车。此外,还会造成城市通透性差,大块大块封闭式的管理还会造成城市活力下降,风格单调。

  以“棋盘式”和“树枝式”作比:棋盘式比较扁平,里面的路弯曲交错,常是点与点之间的连接;而树枝式道路则等级明显,次路与次路之间的通达必须要经过各自的主路。有观点认为,城市树枝状道路看上去相对有序安静,实际上不便利,而且过分依赖汽车,不利于绿色出行。

  马向明认为,街区制的特点在于街道、楼房之间不是封闭的,小街、内巷通行方便。在国外有一些地方,封闭式管理的区域比较少,大部分的道路进出自由,即便是有门也是打开的,走路行车都可穿行。

  “推广街区制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打通交通微循环,解决城市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张朝伟举例,“北京大马路特别宽,有些地方有十几条车道,为什么还是解决不了交通拥堵的问题?在于微循环不够。封闭的机关单位和住宅小区使得道路微循环缺乏。”

  他表示,通过推广街区制使得小区大院内部的道路都放开的话,公共交通网更加密集,很多地点不仅可以直达,而且还有多条道路选择。“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微循环好,主动脉也会更加流畅,有利于解决城市病。”他说。

  马向明还补充,“有一种说法叫做‘街道眼’,道路通透,街上有人,反而是对街道安全的监督,改善治安环境”。

  安全咋保证 “街区制”并非没有管理

  “打开”小区和大院,让内部的道路公共化,不少市民表示,开放小区,安全能否有保障?交通事故率会否增加?

  “鼓励街区制并不是否定封闭式管理,而是要将封闭的范围适当缩小,这两者并不冲突。”马向明认为,开放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安全方面的需求需要满足,物业管理仍将存在,但可将街区作为封闭单元,而不是以整个楼盘或大院为单元。

  对此,张朝伟表示认同,“开放并不是没有物业,而是可以缩小到楼道里来,进行每一栋楼的安全保障,而没必要搞院墙林立”。

  不过,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则表示,治安问题对于小区开放的确不可忽视,“需要增加保安措施,或者增加社区民警。”

  对于接下来的运行操作,马向明建议,可先从封闭小区影响最大的徒步和骑单车的人着手,大楼盘和大院先向人和单车开放,可以自由穿行,将门禁管理缩小至一两栋楼的范围;或者多开几道门,而不是仅一道门进出。

  “《意见》明确‘逐步’打开,这也是一个渐进过程。”张朝伟还提到,“《意见》也提到开放单位大院,包括很多部委机关单位,这些单位可以缩小封闭的范围,很多大院包括办公和居住区域,将来把办公楼进行封闭式管理就好了,不一定都要建设为一个大院或整体完全封闭。”

  会有啥好处 连接个体共享更多资源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过去30年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积累了不少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大量封闭式大楼盘,带来的问题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必须一一解决”。

  马向明说,“推广街区制和开放式小区,以前并不乏理论探讨,大家都看得到封闭式大楼盘对城市的隔离以及负面影响,但在具体运营中,虽然学术上屡屡讨论大楼盘的弊端,但实际上这些楼盘数量还是在不断上涨。如今,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层面把这个事情明确下来,将来规划部门面对开发商的诉求时,更有底气。”

  交通更加便利、城市更加通透,同时也意在让城乡居民强化一种公共意识,“小区内部道路或绿化区域可成为全社会共享的公用空间,这种公共意识体现城乡一体化和共同享有的发展观念,是现代化社会的关键要素。”

  张朝伟表示,互联互通和共享体现在各个方面,既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社会形态上,也将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人的居住生态中。“有居民认为小区绿地和道路开放后是侵害业主利益,但真正放开后,你也在享受别人的资源,将每个个体都连接起来,共享将提高利用效率和发展水平。”

  他说,在纽约、巴黎、东京等发展较好的城市,街区制是广泛采用的,伴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广东,城镇化率已接近70%,街区制也将是一种趋势。

  案例

  广州曾探索“街区制”

  业内人士:开放已建成的封闭小区还需缓冲期

  记者了解到,小区路拟开放为市政路,广州曾有过类似探索。

  早在2011年7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通过了《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重点研究完善与城市干道相匹配的支路微循环系统,推进居住小区封闭市政道路对外开放工作”。2012年8月,《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出,重点研究完善与城市干道相匹配的支路微循环系统,推进居住小区封闭市政道路对外开放工作。

  对此,谢逸枫表示,“要求已建成的封闭小区开放,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虽然有相关法律的支撑,但真要实行这一规定,要有一个缓冲期,需要配套文件出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