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候变化是全球珊瑚礁最大威胁
[内容预览]
| 2004-12-14 22:13:58根据2004年世界珊瑚礁状况报告,全球2/3以上的珊瑚礁遭到严重破坏或处于进一步退化的风险中,而气候变化依然是珊瑚礁所面临的最大的长期威胁。这份报告是于12月6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发布的。 该报告汇总了来自96个国家的240位专家的研究结果,由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内的20多家机构在华盛顿发布。该报告指出,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阅读全文]
-
山东东营: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出台 黄河口湿地保护有法可依
[内容预览]
| 2004-12-14 19:48:22近日,由山东省东营市林业局、国土资源局等七局委联合编写的《东营市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得到市政府批复,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垦利县也编制完成了《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系统保护2004-2010年规划方案》,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已被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黄河口湿地得到了黄河水有效供给,不但缓解了黄河口湿地面积的缩小和盐碱程度的加剧,使黄河入海口湿地得到了恢复与扩展。目前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达到30余亩。[阅读全文]
-
环保节能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趋势
[内容预览]
| 2004-12-14 10:53:39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及工作舒适性,努力达到人、机和环境的亲和,很有必要按照汽车行业的环保标准来设计工程机械产品。尽管目前工程机械尚未归并入限制排放的机动车行列,但随着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阅读全文]
-
用绿色GDP严控经济增长负效应
[内容预览]
| 2004-12-13 22:30:35浙江省统计局一位官员日前透露:浙江省环保局和统计局已经联合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递交了“绿色GDP核算试点省”的申请 浙江省统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浙江省环保局和统计局已经联合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递交了“绿色GDP核算试点省”的申请,拟将资源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从现行GDP中扣除资源、环境损耗价值(即经济发展对社会产生的负效应),得到“绿色GDP”。[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三大难题
[内容预览]
| 2004-12-13 22:27:45促进清洁生产和达标排放,有效控制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近年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初现。但由于环境形势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在持续,环评工作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1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的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目前面临三大问题。一是有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对循环经济的理念理解不深,为发展经济,在招商引资中不管项目有无污染,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二是[阅读全文]
-
环保服务工业年绿色GDP当先
[内容预览]
| 2004-12-13 16:33:40今后,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不再只看GDP增长得快不快,还要看GDP是不是“绿色”的,光想发展经济不搞环保的官员不再“吃香”了。记者近日从沈阳市环保局获悉:2005年沈阳市环保局将出台几项环保措施,全力支持沈阳市的“工业年”建设。 2005年是沈阳市的“工业年”,为给发展工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沈阳市拟把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和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等项指标,纳入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之中,实[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恶劣沙漠侵袭等因素 新疆台特玛湖西移
[内容预览]
| 2004-12-13 16:31:26光明日报消息,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介绍说,新疆台特玛湖心已经向西位移了30至40公里! 在一张1965年出版的新疆地图上,台特玛湖的位置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庄附近库车—若羌公路东侧。湖心距公路大约20公里。而另一张成图于2002年8月的卫星照片上,库车—若羌公路的西面出现了一个大面积的湖面,公路东侧水面只剩下极小部分。 去年8月,袁国映考察发现,台特玛湖主要水面位移到[阅读全文]
-
洛阳江:生活污染成最大污染源
[内容预览]
| 2004-12-13 9:40:13从2003年5月至今年11月底,由洛阳市环保局,丰泽区、洛江区、惠安县环保局,市环境监测站及市环境信息中心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项目调查组,深入洛阳江流域,分别就水质现状、重点污染源、水环境总量研究及总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综合整治方案,形成《洛阳江流域污染调查与综合整治方案》。近日,该方案通过专家初步评审。 粪大肠杆菌群超标最严重 据调查,洛阳江水主要有四个来源[阅读全文]
-
中央:大力推动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的发展
[内容预览]
| 2004-12-13 9:36:00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模式,中央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战略性资源的有色金属是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全面提速 随着地球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环境负荷的日益加剧,各国都在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减轻环境压力。[阅读全文]
-
我国材料工程产业科技在向“4R”转变
[内容预览]
| 2004-12-13 9:34:39一直以来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为己任的材料工程科技,在资源和环境的双重重压下正发生着重大转变,从单纯创造物质财富转向维护生态环境与高效利用资源并举。在11月26日结束的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用“4R”对材料工程科技的这种转变做了高度概括,即减量化(Redus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和再制造(Remanufacture)。 目前我国材料产业已初具[阅读全文]
-
生态修复装点浙江秀山丽水
[内容预览]
| 2004-12-12 10:53:24美丽的横锦水库库区水保修复工程使东阳江镇王毛弄村原先的一股浊流化成一池秀水 本站12月12日讯(记者 王磊)即将向义乌实施跨区域供水的浙江东阳市横锦水库的水比3年前更清澈、更洁净了!这是记者日前随参加浙江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会议代表们在横锦水库的库区看到的。 会议代表们在横锦水库上游的东阳江镇和库区原先居人的绿岛以及乘着快艇巡游在库区看到,这里层林尽染,灌草芳菲,静谧的群山里只有偶尔几声鸟鸣[阅读全文]
-
136个自然保护区构筑内蒙古环保屏障
[内容预览]
| 2004-12-12 10:49:29从2000年至今,内蒙古共争取国家投入近亿元,大大加快了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区林业系统已建立了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荒漠类型等多种类型的保护区136处,总面积1082.8万公顷,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9.6%。其中,有2处保护区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2处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内蒙古85[阅读全文]
-
我国万元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
[内容预览]
| 2004-12-11 9:22:55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单位GDP的环境成本居于世界前列,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没有抵消资源投入和污染产出总量的增加。这是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今天在南开大学开幕的“环境与循环经济国际研讨会”讲话中提到的。 王玉庆说,中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3,且已出现紧缺势头。“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中国资源环[阅读全文]
-
中国结束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
[内容预览]
| 2004-12-11 9:16:24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易凌) 国家林业局10日宣布,中国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2004年中央政府将先期拿出20亿元人民币,对全国4亿亩重点公益林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结束了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高度重[阅读全文]
-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
[内容预览]
| 2004-12-11 9:14:43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彭俊报道: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表示,经国务院批准,从今天起,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正式确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今年中央政府将先期拿出20亿元人民币,对全国4亿亩的重点公益林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国家林业局今天召开全面启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电视电话会议,公布了上述消息。据悉,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阅读全文]
-
让种树者安心种树
[内容预览]
| 2004-12-11 9:13:40在3年试点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我国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这标志着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的实质性确立,对全国生态建设将产生历史性的深远影响。 确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是林业利益机制的重大创新。这项制度结束了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历史,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这将使公益林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得到应有的利益,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种植生态林,是实现山川[阅读全文]
-
地下黑金浪费触目惊心 西部能源浪费何时休?
[内容预览]
| 2004-12-11 9:10:16近段时间,煤炭供应的持续告急向全国20多个省级电网亮出“红牌”;沪宁高速路上,加油站门口随处可见“油已售完”的告示牌。然而,本刊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就在能源供给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作为我国能源接替地的部分西部地区却在大量浪费着宝贵的能源,无序开发、回采率极低的问题背后凸显出利益分配失衡和监管不力的诸多顽疾。 地下“黑金”浪费触目惊心[阅读全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信息通报(摘要)
[内容预览]
| 2004-12-10 16:55:29编者按:为了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向气候变化公约缔约国方会议提交国家信息通报的任务,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编写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2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12月10日,我国代表团在会上介绍了我国信息通报的情况。为了宣传我国与气候有关的基本国情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阅读全文]
-
国际组织积极参与贵州环保和扶贫事业
[内容预览]
| 2004-12-10 16:51:12福特基金会环境与发展项目官员白爱莲8日在贵阳召开的贵州环保与可持续生计国际研讨会上说,现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和环保问题,并提出“以人为本”,这为国际组织在中国开展更多有效、有益的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 贵州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康民说,近几年很多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不断参与贵州环保事业,仅环保部门直接参与运作的国际合作项目就有30余个,投入资金近18亿元,此外还有更多林业、农业、水利、扶贫[阅读全文]
-
北京湿地调查报告出炉 面积缩小原有功能丧失
[内容预览]
| 2004-12-9 17:10:25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那么北京的“绿肾”到底怎么样? 由市科委立项,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和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从2001年7月开始至今年6月历经3年的调查结果———《北京湿地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今天公布。 调查组通过在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和拒马河4个水系的主要河流和水库设立的30多个采集点,采集样本4000多个,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此次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植[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