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奥运环保计划进入倒排期 力保蓝天比重6成3
[内容预览]
| 2005-3-17 10:58:28中新社北京三月十六日电 (记者沈嘉) 北京市环保部门今日透露,该市今年将通过完善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措施,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级别天数达到百分之六十三。此目标比上年微增一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北京市还将启动二00五年至二00七年奥运“倒排期”环保计划,落实一批重点项目、措施和政策。今年则将重点控制大气污染,一方面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同时加大控[阅读全文]
-
国家和社会必须加大环保投入
[内容预览]
| 2005-3-17 10:55:50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环境保护成为热点话题,而在这一话题中,加大环保投入受到广泛关注。代表、委员们纷纷呼吁,国家和社会应加强对环保资金投入力度,既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也要扶持社会资本投入。 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以往的实践表明,财政资金的投入对社会资本投入往往能起到导向作用,能起到以小带大、以点带面的作用。张津梁、王晶等人大代表建议说,国家要对环保投资采取倾斜政策:扶持污染治理项目和技术改造[阅读全文]
-
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内容预览]
| 2005-3-17 0:56:04━━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 受国务院委托,现将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阅读全文]
-
南京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05-3-17 0:53:26本报讯记者获悉,为提高长江自净修复能力,为南京可持续发展提供可用之水、清洁之水,该市将重点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沿江水源保护林带工程。根据该市明确规定,取水口上下游2000米范围内为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与取水无关的项目和活动。 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长江是南京的主要水源地,长江在该市形成了近200公里长的宝贵岸线资源,其中一级岸线占了27.3%%,目前已利用[阅读全文]
-
婺源晋升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
[内容预览]
| 2005-3-17 0:42:35本报上饶讯 记者杜璟瑛报道:成功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的婺源县,近日又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和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指导委员会高级顾问布赫的手中,接过了“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的金字牌匾。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组织召开的这次“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江西省婺源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论证会”,有[阅读全文]
-
山东东营:确定林业发展目标 奋力建设绿色黄河口
[内容预览]
| 2005-3-16 19:17:55中国环境生态网讯 近日,东营市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东营的决定》,确定林业发展要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增加、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绿色东营。力争到201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5%,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20年,[阅读全文]
-
环保中国:一盘下不完的棋
[内容预览]
| 2005-3-16 18:01:45“抓紧解决影响人民健康安全的污染问题,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5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环境保护从以往的“社会事业”部分抽取出来,列入“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大题目下。 在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抓紧解决影响人民健康安全的污染问题,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大环保监督和执法力度”。 此前,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我们[阅读全文]
-
缺乏社会公平难有环保成效
[内容预览]
| 2005-3-16 18:00:26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在两会上说,“一个正部长按规定应该坐排气量2.6的汽车,如果现在换成1.8的,就该变副部长了;这是不是说官员级别越高,就越可以多浪费资源?”徐匡迪这番话的意思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得从点滴做起。换个角度看,这一现象还包含着另一深意:人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对环保承担的责任也有不同;社会公平程度,是影响环保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环境保护与公平有关联吗?有,美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扮[阅读全文]
-
水价上调冲击波 水工业面临发展新机遇
[内容预览]
| 2005-3-15 23:06:25联合国报告曾经预言,21世纪淡水将成为全世界最紧张的自然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水污染和用水需矛盾的突显,水危机已成为最严峻的现实问题,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据统计,由于供水不足,城市工业每年损失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由于城市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相当于国家当年财政收入的6%;另一方面,饮用水的短缺和水污染也已危及居民的生活和健[阅读全文]
-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收到环保议案54项
[内容预览]
| 2005-3-15 14:53:45本报讯 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闭幕,大会共收到有关环境保护类的议案54项,涉及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本次大会上,共有近300位代表提交议案要求尽快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推动循环经济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100多位代表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完[阅读全文]
-
防沙尘暴肆虐北京 京津地区将“生态移民”50万
[内容预览]
| 2005-3-11 12:04:54在去国务院工作以前,王志宝在国家林业局当了10多年的局长。在他的记忆中,解决沙尘暴问题,一直是他的工作重点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他是“生态移民”的主要推动者。正是通过生态移民、建造防沙林等一系列手段,沙尘暴才在近几年没有又一次肆虐北京。在接受采访时,王志宝表示,北京门头沟、延庆等6个区县的部分山区居民将生态移民。 50万平方公里沙地需治理 记者:天气预报说北京近几天有4到6级大风,您会不会担心?[阅读全文]
-
绿色物语:植树节杜绝“年年植树不见树”(组图)
[内容预览]
| 2005-3-11 11:59:50明天又到了“3·12”植树节。每年这个时节,各地都要兴起植树造林的热潮。上有领导带头,下有全民动员,植树造林轰轰烈烈。然而,有一些地方却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插柳不见荫”,以致出现了“春天种,夏天黄,秋天死,冬天进灶膛,来年植树节再忙”的现象。 如何植树才能成活 春光明媚栽新绿各地掀起造林高潮 这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因为植树只要看一眼就会,好像根本就不用学似的,但是行行有学问,要想把树种好[阅读全文]
-
三顾“三北”防护林 绿色长城如何永不倒
[内容预览]
| 2005-3-11 11:58:14我国的“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沙漠、戈壁、沙漠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集中在三北地区,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毛之地的大本营。但1978年后,“三北”却与绿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GOOGLE上搜索三北,4922条记录竟有2267条与本文主题——“三北”防护林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有关。在黄色的沙尘暴几乎成为三北地区春季时景之际,对三北工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防护林建设工程[阅读全文]
-
环保:绿色足音渐趋铿锵
[内容预览]
| 2005-3-11 11:53:47本网记者苟慧智报道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这句话时,掌声再次在人民大会堂响起。 能源永续利用的健康伴侣 依然清楚记得,当本届政府在2003年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时,所有人眼前都为之一亮。一年来,它不仅时时成为媒体的“座上宾”,而且日益深入人心。今年“两会”召开之际,构建和谐社会战略又如日出东海,旋即[阅读全文]
-
废旧电池如何处理 环保部门作出解释
[内容预览]
| 2005-3-11 11:52:23实习生 高玉刚 记者 张环泽 报道 本报济南3月10日讯 本报3月4日刊登了2万余节废旧电池积压在济南市科院路居委会的报道后,环保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今天上午,记者就废旧电池回收问题采访了省环保局危管中心主任钟福生。 钟福生介绍说,我省正在青岛、临沂、淄博三地选址,规划建设3个大型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计划明年底完工。届时,含有汞、镉、铅等重金属的废旧电池就可以回收处理了。 记者了[阅读全文]
-
西部要开发与保护并重
[内容预览]
| 2005-3-11 11:47:40西部大开发是西部省份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西部经济的发展必须实现“转型”。西部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不能以能源消耗求发展。“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们普遍认为,西部大开发一定要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表团的雪克莱提·扎克尔代表表示,国家在进一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推进战略升级,从资源开发向资源转换战略转变,[阅读全文]
-
我国应把发展和环保统一起来
[内容预览]
| 2005-3-10 17:00:27中国的环保产业完全可能发展成为既有巨大社会效益,又能推动发展的大产业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但最后能否如愿达到约束人类行为、造福人类的目的,还有赖于各国之间的信任和自觉。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未来承担温室气体控制义务是一种人类责任。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使议定书未向中国提出减排义务的要求,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自身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也是有益无害的。 中国的问题在于[阅读全文]
-
农村3.6亿人喝不上卫生水 环保风暴何时到农家
[内容预览]
| 2005-3-10 16:59:04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李斌)“中国农村不是远离污染的世外桃源,农村有3.6亿多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陈英旭委员的眼里,农村环境恶化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城市工业转移导致近郊污染加重,村镇及工业建设无规划或不按规划实施,小作坊式工厂的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阅读全文]
-
潘岳回应环保风暴 老虎敢打怎么会放过老鼠
[内容预览]
| 2005-3-10 16:48:00国外科学家预言,如果中国不迅速转变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将可能出现在中国。 一张罚单,再次将环保问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2005年2月20日的《法制晚报》报道,前不久被环保总局公开点名批评的30个违法开工项目,已经全部接受了数额不等的行政罚款。其中,长江三峡总公司承建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3个电站的罚款数额最高,分别被罚款20万元,这是“环境影[阅读全文]
-
京都议定书的思考:让环保成为赚钱的产业
[内容预览]
| 2005-3-10 16:37:38中国的环保产业完全可能发展成为既有巨大社会效益,又能推动发展的大产业 《京都议定书》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但最后能否如愿达到约束人类行为、造福人类的目的,还有赖于各国之间的信任和自觉。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未来承担温室气体控制义务是一种人类责任。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使议定书未向中国提出减排义务的要求,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中国自身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也是有益无害的。 中国的问题在于,怎样让人们不光[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