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发布 低收入国生物多样性下降60%

Eedu.org.cn 作者:曹俊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8

  中国环境报记者 曹俊 北京报道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分析指出,热带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


  热带淡水物种减少近70%,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40年内降低了60%


  两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是WWF与伦敦动物学学会和全球足迹网络共同完成的,报告以地球生命力指数为指标衡量了2500多个物种、近8000个种群的健康状况。自1970年以来,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了30%,在情况最严重的热带地区,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40年内降低了60%。


  “生物多样性的低增长、高损失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热带国家,而发达国家却生活在一个过度消耗和二氧化碳超高排放的虚假天堂。”WWF全球总干事吉姆·利普说。


  尽管报告显示,由于环境保护和在污染与废弃物方面所做出的卓越努力而带来了温带物种数量回升,但热带淡水物种却减少了近70%——大于任何陆地或海洋物种的减少。


  “物种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伦敦动物学学会环保项目主任约翰逊·贝利说,“健康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有的基础——失去它们,我们就毁灭了生命的支持系统。”


  “如果按照阿联酋或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们将需要4.5个地球”


  生态足迹是报告中使用的测算指标之一。生态足迹显示了自1966年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了一倍,需要1.5个地球来支撑。如果继续以超出地球资源极限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类将需要相当于两个地球来满足每年的需求。


  报告指出,人均生态足迹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丹麦、比利时、美国、爱沙尼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科威特和爱尔兰。“如果按照阿联酋或美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我们将需要4.5个地球。”吉姆·利普说。


  碳排放是加速地球生态超载的罪魁祸首。在过去的50年中,碳足迹增加了11倍,这意味着目前碳足迹占据了全球生态足迹的一半以上。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的31个成员国包含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它的生态足迹几乎占据了全球生态足迹的40%。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数量是经合组织的两倍,如果遵循经合国家的发展路径,这4个国家的生态足迹总量有可能会超过经合组织。


  “对资源依赖程度高的国家也正使得自身经济陷入危机,”全球足迹网络主席马西斯·克内格尔说,“那些能够以最低生态需求提供最好生活质量的国家将不仅符合全球利益,更会成为这个资源有限的世界的领军国家。”


  富国不可持续的消费大部分建立在对穷国自然资源的消耗上,低收入国家生物多样性下降60%


  较高的生态足迹和高消费水平往往以他方为代价,并不反映更高的发展水平。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反映了人类的预期寿命、收入和教育程度,而在生态足迹中等的国家往往这一指数的数值比较高。


  报告分析表明,高收入国家产生的生态足迹是低收入国家的5倍,富裕国家不可持续的消费大部分建立在对贫穷国家自然资源的消耗上,通常从自然资源丰富的热带国家获取。而低收入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下降非常惊人,在不到40年中下降了近60%。


  报告指出,要想确保地球可持续发展,支撑2050年全球人口突破90亿的预期需求,就必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在饮食和能源消费领域的选择是降低生态足迹的关键,同时还应更好地评估自然资源的价值,增加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投入。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会不可避免地有所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努力。”WWF(中国)副首席代表李琳博士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