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非洲冠鼠借毒抵御天敌

Eedu.org.cn 作者:babymouselover    资讯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8-8


非洲冠鼠是已知的唯一一种从植物获取毒素的哺乳动物。这种啮齿动物把毒毛旋花的树皮咀嚼粉碎后涂抹在自己背上两侧的毛上,两侧的毛像烛芯一样吸收毒素。(图片来源:Susan Rouse)

  来自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及牛津大学的Jonathan Kingdon等科学家发现,非洲冠鼠会把植物毒素涂抹到自己背上两侧海绵状的毛上用于防御,这对于那些试图把冠鼠抓来饱吃一顿而又对此毫不知情的捕食者来说确实是一种灾难。

  在这个唯一已知的哺乳动物从植物获取致命毒素用于防御的例子里,研究人员发现了非洲冠鼠是从毒毛旋花那里获取的毒素,而东非猎人涂抹在箭头上的毒素也来自毒毛旋花。

  研究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的网络版上。

  “非洲冠鼠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例子,它展示的是一个物种如何进化出一套独特的抵御战术以应对捕食者压力,”作者之一、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资深科学家Tim O'Brien博士说。“这种动物及其获得的毒性在胎盘哺乳动物中是很独特的。”

  科学家很久以来就怀疑非洲冠鼠有毒,主要因为这种动物的特殊行为(如当受捕食者威胁时会展现其背上两侧的黑白颜色)以及大量的狗在遭遇冠鼠后病倒甚至死亡。这项新研究涉及到化学防御的性质。不象鸭嘴兽与沟齿鼩等有毒哺乳动物那样自身产生毒素,非洲冠鼠的毒素(毒毛旋花苷)来自树皮。

  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证实了他们的推断。他们把毒毛旋花的枝条和根放置在一个从野外捕捉来的冠鼠面前,冠鼠爬过去开始啮咬树皮(不咬叶子和果实),咀嚼后把“口水”涂抹在背上两侧。研究小组还借助电子显微镜对冠鼠背上两侧毛的特殊结构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圆柱形结构的毛上有孔,这有助于有毒唾液的快速吸收。有趣的是,数百年来毒毛旋花苷被医生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除了警戒色及有毒的毛,非洲冠鼠还拥有加固的厚头颅,厚椎骨以及异常坚韧的皮肤,这对于这种体重极少超过2磅的小型啮齿动物来说都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种神秘的啮齿动物身上还有不少谜团,包括它如何能做到使用这种毒素而自己不受害。(babymouselover编译/环境生态网)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