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乞力马扎罗山冰层退缩已达85% 将不再有雪
“在前方,极目所见,他看到,像整个世界那样宽广无垠,在阳光中显得那么高耸、宏大,而且白得令人不可置信,那是乞力马扎罗山的方形的山巅。于是他明白,那儿就是他现在要飞去的地方。”——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
《没有冰雪的非洲》——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全球环境预警系统(GEAS)最近一份报告的标题。报告梳理了近年来非洲冰雪消失的数据,重申了2009年就曾给出的结论:如果现有气候条件继续下去,伴随着整个世界大多数热带冰川消退的趋势,非洲的冰雪将在几十年内消失,非洲将变成没有冰雪的非洲。
赤道横穿非洲,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更神奇的是,在赤道附近的山峰上,居然有面积不小的冰川。1990年,冰川面积达10.7平方公里。从热带雨林到冰原苔藓,赤道雪山宛如植被群落的天堂。烈日照射下晶莹剔透的雪峰,其瑰丽多姿令人震撼。
事实上,赤道上的确存在雪山。从1848年德国传教士发现,到1861年西方传教士证实,并让西方人相信,距今不过一个半世纪。而在之前的几个世纪里,没有人真的相信,在赤道附近居然有终年积雪的山峰。
然而,神奇的赤道雪山可能将成为历史。UNEP报告显示,1996~2006年间,非洲冰雪覆盖面积损失了约82%,较大的冰川开始变得支离破碎。监测发现,在肯尼亚山上,大规模的冰层和表面地貌正在发生变化。而对乞力马扎罗和鲁文佐里这两座山脉的冰雪变化趋势,人们还知之甚少。
乞力马扎罗还有雪吗?
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层退缩比例已达到85%,2000年时还留存的冰又消失了26%。
“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庙殿。”这一描述来自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相信很多人对这座非洲第一雪峰的认识正是来源于此。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与肯尼亚边境,主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第一高峰。在斯瓦希里语(非洲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中,乞力马扎罗山意为“闪闪发光的山”。它的轮廓非常鲜明:缓缓上升的斜坡引向一个长长的、扁平的山顶,那是一个真正的巨型火山口,一个盆状的火山峰顶。
在网上搜索“乞力马扎罗”,可见如下描述:“酷热的日子里,从很远处望去,蓝色的山基赏心悦目,而白雪皑皑的山顶似乎在空中盘旋,常伸展到雪线以下飘渺的云雾,增加了这种幻觉。山麓的气温有时高达59℃,而峰顶的气温又常在-34℃,故有‘赤道雪峰’之称。”
这一描述究竟冻结在哪个年代?今天的乞力马扎罗还是不是晶莹的冰雪世界?刚从安博塞利旅行回来的孙女士对记者这样描述:“仔细搜索和识别,才能依稀望见远处一座灰蒙蒙的山头。有一撮儿雪,雪少得可怜,很难称其为雪山。我是慕名而去,失望而归,太让人失望了。”安博塞利是海明威小说中所描述的狩猎场所,位于乞力马扎罗山的北侧,是观看雪峰身姿的最佳位置。
孙女士没有夸张,有数据为证。UNEP报告显示,1800年,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层覆盖面积为20平方公里。2003年,这一数字已变为2.51平方公里。1912年首次勘测的冰帽,估计现在已经退缩了82%,留下的冰层正在逐年变薄,其消失速度约为每年1米。早在2005年,UNEP曾预测,如果冰层以现在的速度持续退缩,剩余的大部分冰川可能会在下一个10年消失。
美国学者汤普森等人200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层退缩比例已达到85%,2000年时还留存的冰又消失了26%。在2000~2009年,富特文格勒冰川(乞力马扎罗山的一处冰川)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显示,那里的冰川厚度减少了一半。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大量研究数据证实了这样残酷的事实:海明威生活的时代距我们不过百年。然而,曾吸引他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对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来说,也许将只是个传说。
赤道雪山还剩几个?
赤道雪山萎缩,并非仅仅是乞力马扎罗遭遇的悲剧。非洲的第二和第三高峰均没能幸免。
赤道雪山萎缩,并非仅仅是乞力马扎罗遭遇的悲剧。位于肯尼亚的肯尼亚山和位于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边界的鲁文佐里山,即非洲的第二和第三高峰,均没能幸免。
与乞力马扎罗相比,肯尼亚山这座非洲第二高峰名气显然小了许多。肯尼亚山横穿赤道线,是东非大裂谷中最大的死火山。作为肯尼亚最大部族——吉库尤族的祖山,也是众多部族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朝拜的神山,肯尼亚山成为肯尼亚国名的来源。在吉库尤族里,肯尼亚的意思是白色的山脉。肯尼亚山国家公园是一处多元化的动植物栖息地,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百科如是描述肯尼亚山:“平时烟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而在晴朗的日子里几英里以外都可以看到屹立在远处的雪峰。巨大冰河形成的山谷紧靠群山,一片瑰丽的景色。山顶终年积雪,并有15条冰川伸延到4300米处。”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