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正文

丝路行:守护自然生态大通道

Eedu.org.cn 作者:贺浪莎 马呈忠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8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内陆干旱区独特的生物基因宝库,近几年实施人工湿地恢复工程成效显著,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眼前是一片一人多高的芦苇地,只能依稀看到两道车辙,越野车艰难地行驶过去,芦苇秆和红柳枝密密地扑打着车身——这样的“路”,在新疆第一大盐湖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里很常见。徐伟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要骑摩托车穿行一遍,一趟下来百八十公里。

  徐伟是该保护区管理局鸟岛管护站站长,2007年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从自治区级晋升为国家级后的首批管护员之一。“我们要看着不让人进来放牧,防范盗挖盗猎、游人误入,观察汇报鸟群、草甸情况等。”徐伟说着,让记者留意进来路上的土坡植被和保护区内的差别。7年来,艾比湖2670平方公里湿地生态已得到有效恢复。

  由于位置环境特殊,艾比湖生态保护问题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乃至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线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艾比湖区域紧挨着阿拉山口通道东南端,正在主风道上,所以是整个北疆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生态屏障。”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翔介绍说,“鸟类从印度洋到西伯利亚迁徙,以及鸟类从中国内陆到中亚横向迁徙,还在这里大交会。”

  通往阿拉山口口岸的兰新铁路西延线,及通往霍尔果斯口岸的312国道,都从艾比湖西南边缘经过。湖面缩小、湖滨荒漠化,就意味着风蚀路基、沙埋路面。尤其是湖底暴露成了盐碱滩后,大风吹起松散的富盐裸土形成盐尘暴,更会腐蚀铁轨及电气设备。因此,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打好艾比湖保护持久战。

  艾比湖芦苇荡里,水面曲折幽深,白鹭闲庭信步,成群鸥鸟和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盘旋、觅食。“那是白头硬尾鸭,那边的应该是环颈鸻……”徐伟分辨着。对鸟如数家珍的他,曾经就是艾比湖边的放牧人、鸟类的“天敌”,一心只想着放好牛羊多挣钱,顾不得草和鸟的保护。“回头看,当时那么干是自己害自己,山坡被啃得光秃秃,只要一刮风,我的羊圈、屋子里铺天盖地全是牛粪和沙子。”目前,保护区里已发展起20多个管护站,有50多名管护员。

  光管护不够,还得恢复、发展。近年来,艾比湖所在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厉行退牧还草、封沙育林举措见到成效,徐伟的巡视工作重心也从禁牧防盗,转到了护水护鸟,隔三差五就要去养蟹人廖永刚那儿转转。

  2006年起,艾比湖保护区管理局引入社会力量,在精河入湖口开展了人工恢复湿地工程,通过挖渠围堰扩大湖口湿地,然后人工育苇、养蟹等,以经济效益激发社会资金创造生态效益。其中,廖永刚投建的1万多亩人工湿地就在徐伟“辖区”里。

  “你来看这螃蟹腿,壳够硬了吧?我打算18日开始下笼收蟹。”廖永刚见徐伟来了很亲热。他每年投放的螃蟹和鱼苗至少有10%被鸟吃了,有机饲料撒下去喂蟹、喂鱼,不少也喂了鸟。“吃吧,不心疼,鸟来得多了我也高兴。”他嘿嘿乐着,把去年投入上百万元正在建的人工湿地指给记者看:“那片有2万多亩。听说连很珍稀的遗鸥都来艾比湖了,我们新湿地里会在大水面中间做‘岛’,让遗鸥有地儿搭窝,不被打扰。”

  “艾比湖‘螃蟹救鸟’的方法得到环保专家认可。”高翔自豪地说,管理局始终对引入的蟹种严格把关、控制养殖规模,徐伟们则要时时现场监督和帮助廖永刚们扩围湿地、保护鸟类。经过持续围堰、注水、保护,艾比湖湿地面积扩大了4万余亩。“今年春天刮了场很大的风,结果几乎没有死鸟、伤鸟。相比前些年,有场大风下来,鸟儿死伤上万只。”高翔感到很欣慰。

  目前,新疆已建立各种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52个,总面积约占全区的14%,有效保护全区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典型的生态系统,竭力守护着新丝路大通道的生机、活力与安全。(记者 贺浪莎 马呈忠)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