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约生效 污染物质受到追踪
按照《公约》规定,包括汞和其他重金属、汽油、石棉、杀虫剂等86种物质都必须登记注册。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环境专家麦克尔·斯坦利·琼斯(Michael Stanley-Jones)表示:“公众可以登陆互联网了解这些有害物质,通过下载我们提供的地图,还可以了解污染物排放路径。虽然并不完全,但是网上地图囊括了主要的化学污染物质。”
《公约》于2003年由36个国家签署,但直到今年10月8日法国批准了这一法案,它才得以生效。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享有对这一公约的批准权。
琼斯称《公约》是上世纪80年代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国际社会发起的环保行动的延续。1984年,印度中部博帕尔发生的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造成了近8,000人死亡;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民用核设施事故,其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根据2001年丹麦奥尔胡斯会议(Aarhus Convention)上达成的协议,普通公民可以向行业领导和规定执行者表达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琼斯说:“《公约》列出了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决策者和公众可以利用它,确定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不过国家安全设施以及核设施的放射性物质没有列在《公约》中。”因此他表示一些国家也许需要将这些物质列入自己国家的登记册中。
琼斯还说,欧洲以外的国家,如智利和墨西哥,也在制定自己的污染物登记计划。中国的工业城市上海也有类似的计划。
据路透社消息,已经批准了《公约》的17个国家分别是:阿尔巴尼亚、比利时、克罗地亚、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荷兰、挪威、斯洛文尼亚、瑞典和瑞士。欧洲经济委员会也是其中一方。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美刊预测09年8大科学突破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