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自行车经济助力我们应对能源危机

Eedu.org.cn 作者:常旭旻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7
  经济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已经成为一个迷思,化石能源给我们的依赖感日渐脆弱。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取代现有的能源消费呢?美国积极倡导骑行自行车的网络作家艾丽·布鲁(Elly Blue)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既不依赖煤炭,也不依赖可再生能源投资,其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还能让我们反复使用。自行车就是这样一种选择,因为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今的能源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交通危机。

  想想这个事实,美国一半的石油消费都是汽油,而其中大部分汽油都是轿车消费的。美国每天消耗3.77亿加仑石油,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超过一加仑的汽油,包括三分之一没有驾照的美国人,这说明美国人每天消耗的汽油比喝的水还要多。

  现在美国的汽油价格已经直指5美元一加仑,而且还会更高,我们总不能无休止地任由汽油价格和消费量不断上升。而且,美国不能总是每年花费数万亿美元去保护海外的石油资源,石油战争也让美国负担不起;也不可能再发展更多高速公路用于汽车交通,也不能因为对机动车的长期依赖而使得经济不堪重负。

  这就是症结所在!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已经让美国感到压力加大,付出远远超出石油本来的成本,欧洲的汽油价格甚至已经涨到每加仑7到10美元。

  上万亿美元的支出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这些石油真的值这个价吗?

  对于那些沾着铜臭味的一小撮人来说,高昂的石油价格当然是幸事。.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大众来说,浮云散尽,剩下的就是真金白银地付出。过去六十年里,我们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跌落、抛起,轻易地就被推到消费的最前线,但是也许我们从来就不能真地支付得起所有,我们中间总是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奋斗、付出得更多。

  如果我们把能源问题当成交通问题来看待,我们就会发现能源问题不是一个地缘政治学问题,这样至少我们还可以看看有什么其它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办法就是,与其人为控制石油价格让其回到较低价位,还不如把投资于与石油相关领域的资金转到自行车上。

  在一个轿车盛行的时代里,自行车也能大行其道,自行车的速度更快也更富于弹性,能够尽快完成从车行终点到步行社区的接驳。根据统计,我们有百分之四十的驾车里程都不超过两英里,这段距离太适合骑行了,只要公路不是设计得那么可怕,那么不适宜自行车。

  其实只需要少量投资就能在道路上分出一些空间给自行车,而又不至于对机动车造成太大影响,毕竟自行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全天候适宜而且有吸引力的出行选择。

  尽管有以上这些充足理由,但是美国最具权威的交通管理机构——美国国家公路与运输管理机构协会却采取措施压缩了自行车通道的投资,各州政府还有民间人士都偃旗息鼓不再对此施压。很明显,政治压力强有力地保证了对昂贵能源的投资,但是我们对这些能源的日常依赖其实明显是可以压缩的。

  幸运的是,只要有足够的人在街上骑车来往,街道就会变得更为安全,我们也就不需要再等待专门的自行车道。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当人们发现4美元一加仑的汽油加满六缸要花费近500美元,他们就会赶紧花钱去买一辆可爱的自行车。我们毫不怀疑,只要汽油价格持续上涨,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精打细算,就像2008年汽油价格第一次攀升到4美元一加仑的时候一样。

  石油经济以其量大、捉摸不透、昂贵以及高高在上的姿态凌驾于我们的日常感受之上,而且难于掌控。而相形之下,自行车经济就人性得多,而且适合本地生活,易于我们自己具体地操控,不管是以我们自己习惯的方式还是纯粹个人的理由,自行车可以把自由交给我们,而且还给我们提供机会建立真正的人际交往关系。

  当然,自行车并不能将我们从能源危机中完全解救出来。在这个问题上,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做到摆脱危机,但是自行车毕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循此路径我们甚至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社区,乃至我们完全负担得起成本的交通系统。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