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正文

孟加拉国:全球应对气候变暖实验室

Eedu.org.cn 作者:史冀    资讯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1

岛上居民使用水葫芦创建水上菜园子。

一群孩子全年在流动水上学校上课。

孟加拉国人教会了人类很多东西,他们给出了拥挤地球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最佳对策。对于他们来说,人类的未来就是他们的现在。

达卡是孟加拉国的首都,约有1500万人,这里极度拥挤,每个公园及人行道都被流浪汉所占。在清晨的迷雾中漫步,仿佛一堂跨越地铺和熟睡孩子的障碍课。在首都郊外的农村,大片冲积平原被洪水淹没,就像一排挨着一排人的停车场。

我们不该惊讶。毕竟,孟加拉国面积14.7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有1.64亿,是地球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这个国家85%的地区为低平的冲积平原,平均海拔不到10米。

长期以来,孟加拉国被视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的一个实验室。孟加拉国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其抗击灾害的能力让怀疑论者哑口无言。

战争游戏:“气候难民”何处为家

想象一下孟加拉国在2050年会怎样吧,届时,其人口可能会达到2.2亿,好端端的大块陆地可能永久被淹没。这种情景基于两个同时出现的情况:未来几十年仍然会增加几百万人;到2100年,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几英尺。据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世界将会有2.5亿人成为“气候难民”,多数来自贫困、地势低洼的国家。

“从全球来看,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孟加拉国和平与安全研究所所长穆尼鲁扎曼退役少将说:“到2050年,几百万移民吞噬的不仅是有限的土地和资源,而且还有政府、公共机构和边界。”穆尼鲁扎曼引用了由美国防大学最近研发的一款战争游戏,该游戏预测大规模孟加拉移民可能导致南亚出现地缘政治混乱。数百万难民会逃往邻国印度,导致疾病、宗教冲突、食物和淡水长期短缺,以及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

这样的灾难,即使是虚构,也极其符合孟加拉国饱受危机的故事走向。自1971年独立以来,该国经历了战争、饥荒、疾病、飓风、大洪水、军事政变、政治暗杀、贫穷等天灾人祸,一些人士甚至给孟加拉国贴上了“世界上最不可救药国度”的标签。然而,孟加拉人倒是习以为常。事实上,过去经历的灾难带来的是强大的希望。

“淤泥居民”:家庭行李箱就放在床边

不管你信不信,孟加拉国还是成功控制人口的典范。孟加拉国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实施基层计划生育计划,生育率从1977年的6.6%下降到现在的2.4%,这对孟加拉国而言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通过与几十个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孟加拉国在妇女教育和为妇女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女性就业率自1995年以来增加了一倍。孟加拉国已实现了一个重要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从1990年的10%下降至2008年的4.3%,是低收入国家改善率最高的。

在达卡,这些成就因为出现的极度贫困、难民涌入和为难民安置住所等问题而相形见绌。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气候变化与灾害管理项目负责人卡比尔称“我们的首要目标是避免向达卡移民,帮助他们适应并找到对付灾害的新途径。”

卡里鲁拉已经记不清搬了多少次家了。“30次?40次?”其实,他每年都要搬一次家,今年都60多岁了。

卡里鲁拉说住在“淤泥岛”上有很多窍门。建房子分成几部分,可在几个小时内拆除、搬迁并重新组装。房子的地基至少1.8米高。外墙和屋顶用金属波纹板。家庭行李箱放在床边,祖传的在新岛定居的文件始终带在身边,一旦情况紧急马上拎着就走。他真正的秘密是不用想太多。“我们一直生活在压力下,真的没必要担心,唯一选择就是不停地搬家。”

学会适应种庄稼、盖房及养家的“淤泥岛”新生活,就像赢得了奥运会金牌。“淤泥居民”可能是地球上最坚韧的人。即使在最好的时候,生活也不稳定。其实,孟加拉国就没有过什么“好时候”。

双重考验:人口过密和气候变化

其实,孟加拉国时刻都在适应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而且所有能想到的低科技含量的适应方法都实验过。有工业化国家政府的支持,由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实施,这些创新方法在孟加拉国卓有成效,也多亏孟加拉人极好的适应能力。在本世纪结束之前,整个世界都应抓紧时间学习孟加拉国这一成功案例。

目前,世界有三分之一多人口生活在距海岸线100公里以内。在未来几十年,随着海平面上升,气候专家预测,世界上很多大城市包括迈阿密和纽约在内,将越来越容易受到海水泛滥的威胁。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受威胁最大的136个港口城市都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从全球看,到2070年,两个受极端气候影响且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都在孟加拉国:达卡和吉大港,库尔纳紧随其后。多亏河流沉积物抬高了沿海土地,三角洲地区某些港口会抵消部分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其他地区将可能被淹没。

但孟加拉国要想预览未来海平面上升后的场景不必等上几十年,因孟加拉湾所处的位置,他们已经面临着人口过密和气候变化的双重考验。他们已经亲历了海平面上升,其沿海含水层受到盐碱侵蚀,河水泛滥更具破坏性,飓风强度日益加大,这些变化都与全球气候的破坏有关。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为躲避北部洪水和南部飓风逃难到达卡,许多人不得不在人口密集的考瑞尔贫民区艰难度日。达卡已经有几十万这样的“气候移民”,根本无力接纳新的移民了。

然而,正是由于面临这么多问题,长期以来,孟加拉国才被视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的一个实验室。孟加拉国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其抗击灾害的能力让怀疑论者哑口无言。

达卡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非营利组织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BRAC)的大本营,该组织已经成为一大批野外员工提供基本卫生保健和其他服务的典范。

生存之道:

做适应气候的大师

正因为该国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发生洪水和飓风,孟加拉国已经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方面拔得头筹。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开发更多的耐盐大米,建设堤坝以防止海水淹没低洼的农田。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该国的水稻产量实际上已经翻了一番。同样,频繁的飓风促使其建起飓风避难所以及自然灾害的早期预警系统。最近,各种非政府组织成立了水上流动学校、医院和图书馆以确保雨季时的正常运转。

“让我来告诉你孟加拉国是怎样做的,”非政府组织“乌塔兰”的政策分析师、37岁的扎基尔基布里亚政治学家说,“我们可能很穷,组织混乱,但我们不是受害者。当遇到困难时,孟加拉人会一如既往地找到一种生存之道。我们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大师。”

但有时候,应对措施也有适得其反的时候。在孟加拉国南部,村庄和农田都被排水网保护着,不受河水泛滥的威胁。这个排水网是在荷兰工程师的帮助下,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有时洪水会越过堤坝淹没农田,即便是洪水退去,水还是困在田里。地只要涝上一次就会荒多年。

几十年过去了,萨德基拉区惨不忍睹,很多地区都是水涝地,很多农民因此而失业。当地社区用铁锨、铁铲,在岸堤上偷偷凿出18米的决口,浸泡3年之久的大农田终于排了水。他们做的一切跟早期的孟加拉国农民一样,那时,他们定期在岸堤上凿口子,让水进入农田,沉淀物提升了地平面。有趣的事发生了。这一地区,因为获得了大量的沉淀物,地平面提升了1.5-1.8米。河道相对变深,渔民开始捕鱼。最后,政府研究小组实地考察,被告知所有其他地区也是用这种方法管理的。村民们免受责罚,被冠以“英雄”称号。现在,这片地区到处是稻田。

“河流是这个地区的生命线,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吉博利雅走在一条堤坝上说,“将土地与外界打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弥补了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损失。它保留了生计并且我们可以种植各种适合的作物。这样,几千名农民和渔夫可以继续在这里生活,更不用迁居达卡了。”

然而,任何适应措施都只是权宜之计。

“灾难杠杆”:

求援是国家战略

目前,已经有数百万孟加拉人在国外工作,无论是在西方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还是在印度。几十年来,还有几百万人因社会动荡和冲突而出走异乡。如今,印度似乎决心要关闭其与孟加拉国交界的边境,在40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竖起安全篱笆,以防备可预期的大规模移民。

但是,如果千万“气候难民”越界进入印度,“那些乱开枪的印度边防军会很快用光子弹的。”米尼鲁扎曼少将说。他认为,不只是印度,发达国家也应放宽“气候难民”政策。目前孟加拉国年轻人都在为未来寻找退路。

目前,政府似乎更热衷于将适应气候当作其国家发展战略的第一要务。这意味着利用环境灾难的杠杆说服工业化国家提供更多的援助。

大海淹没南部海岸土地是迟早的事。他们很可能会适应,直到最后;然后,当事情变得不可能,再多适应一点。这是一种国民心态,一种孟加拉人所独有的强烈的求生本能。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