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如何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Eedu.org.cn 作者:李禾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0
   距离地震已过去了一年多时间。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玉树正位于三江源地区,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的水源地、产水区和生态屏障,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白唇鹿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此栖息,冬虫夏草、藏雪莲、川贝母等珍贵药材出自这里……

    现在,玉树灾后重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重建过程中,如何在防止生态退化,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让当地经济获得发展,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这些问题也成为近日举行的“三江源的新希望: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平衡发展暨玉树灾后重建实践论坛”的焦点。

    ———— 现  状 ————

    超半数面积的草场已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三江源地区,因此,这一地区被人们称为“中华水塔”,但是让玉树州委常务副书记文国栋忧心忡忡的是,三江源地区也是近年来生态环境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冰川退缩、湖泊骤减,许多地方甚至已经断水,逐渐成为我国西部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文国栋对三江源地区的退化现状作了具体的描述。他说,以玉树州为例,三江源核心区的生态情况依然严峻,问题很多。到去年年底,玉树州退化的草场面积已达54%,草场水土流失面积达46%,荒漠化面积已增加到20%,沙化面积每年以7.8万亩的速度在扩大,鼠害面积接近20%,现在最好的草场鼠害最为严重。肉眼就可以看到,冰川雪线每年在“上升”。一些湖泊面积明显萎缩,部分珍稀物种和野生动物数量在锐减。

    ———— 问  题 ————

    移民:移多少 怎么移

    三江源地区生态退化和破坏的严峻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认为,保护三江源地区主要有四大问题急需考虑和研讨。韩启德说:把核心区或重点保护区的移民大批迁移出来,到底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目前,移出一部分人民大概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当地人口已经超负荷了,但是移出多少人,移怎样的人,怎么移,整体移还是分批移?正确与失策的做法会有很大的不同。在三江源不同地方,可能要采取有所区别的政策,关键是怎么减少牧民对土地和资源的依赖。

     补偿:补多少 怎么补

    补偿非常重要,但补偿同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现在中央政府补偿问题不能再以工程项目来补偿,而应该从长效财政的机制上整体给予补偿。在科学基础上给予测算和整体补偿,而不要再分隔成一个个项目进行补偿。

    但是补偿应以什么为依据,怎么算?哪些划分是属生态补偿范围?生态效益受益方和提供方各自的利益付出怎么计算?也是很困难的事情。给了生态补偿后,其管理、监测和考核机制该如何建立?另外,对补偿的产出怎么核算?这些都是要探讨的问题。

    如何发挥科技作用 

    补偿也好,移民、发展也好,都要有科学数据作为依据。需要科学的保护和监测技术,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长期的观测研究。以前认为畜牧越少越能保护生态,现在很多学者认为没有畜牧草原是不行的,畜牧与草原生态的数量关系到底如何?都要以科学技术研究做基础。

    管理:各部门之间怎样形成合力

    在生态管理方面,各部门间怎么能形成合力,加强协调?怎么来吸纳和争取社会的资金投入生态保护?政府、民间角色到底怎么分担?三江源发展和生态保护,关键是人才,怎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吸引人才,使已经在三江源的干部和人才能得到好的工作环境?都值得探讨。

    “概括来讲,三江源地区发展应该从传统常规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良性的,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为基础的,兼顾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新型发展模式,既需要外部支持,又需要内生的动力。三江源生态保护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一个综合性示范。”韩启德说。

    ———— 行  动 ————

    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规划

    该如何保护好“三江源”?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吴晓松说,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主体规划。截至2010年底,国家累计建设投资37.79亿元,专项投资19亿元,已完成退牧还草、围栏4380万亩,沙漠化土地治理47.08万亩,湿地保护28万亩,黑土滩治理75.1万亩,生态移民37808人。

    普通社区居民成生态保护者

    除移民、补偿、科技等外,要保护三江源,还能做什么?玉树州曲麻县措池村村委书记尕玛就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措池村巡护证”和“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会员证”。尕玛说:“之前没有巡护证,曾经有来自西藏打旱獭的人,我们阻止他们,但没有人听;之后有了巡护证,去年有人来村子采矿,我拿出证件给他们看,成功制止了采矿事件。” 

    位于长江源头的措池村是“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平均海拔高达4600米,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和栖息地,每年6月底7月初,藏羚羊从这里越过青藏公路到可可西里集中繁殖,8月底再次越过青藏公路回到这里。但措池村在青海省的最西部,地广人稀、保护难度大、路途遥远,保护管理成本高。2006年9月,在保护国际基金会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实施的协议保护项目支持下,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与措池村签订了保护协议,授权措池村民在全村共24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监测巡护。于是,像尕玛这样的普通社区居民加入当地组织,参与保护工作。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德海说,三江源保护区有15.23万平方公里,管理局正式的编制人员只有13个。人手不够,而外来人员对高海拔不适应,对环境不了解,“保护区给措池村牧民们授权,让他们来管理当地的资源,等于是保护区的管理权限延伸到巡护队员的手里。当地牧民还可根据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让出一部分栖息地来,给动物做通道,供动物来取食和活动,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提高。”

    尕玛说:“我们最需要的支持并不是钱,而是获得保护这里的权力。我们不愿意看到外来的人员到这里猎杀野生动物、破坏栖息地。”

    山水保护中心野外项目总监李晟之说,项目开展以来,由措池村村民组成的监测巡护队共制止5次外来人员的盗猎事件。通过监测了解到野生动物的迁徙及活动规律,他们自发地划定了5个野生动物保护小区、13个水源保护地、让出3条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在野生动物繁殖及迁徙期划定3块季节禁牧区、划定3块永久禁牧区、开展了6项关于当地气候变化的监测工作。 

    而这样做的成本也非常低。李晟之粗略统计了14个协议保护点,共保护了70多万公顷的土地,每年每公顷的价格不到4元,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标准为8至37元/年/公顷。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